级进模架的相关标准与规范主要遵循行业技术标准,核心内容如下:
一、核心行业标准
-
《引线框架级进模技术条件》(JB/T 12650-2016)
- 适用范围:规范高精度电子引线框架级进模的设计、制造与验收。
-
关键技术要求:
- 工位步距累积误差≤0.002mm;
- 凸模/凹模镶件采用SKD11等高硬度合金钢(HRC58-62);
- 导柱导套必须配置滚珠导向系统。
二、设计规范要点
-
排样与工位设计
- 排样需优化料带利用率,步距精度需通过导正销微调补偿;
- 复杂工序(如Z形弯曲)需独立工位,避免成形干涉。
-
镶块与结构规范
- 凸模固定:采用挂台、销钉或压块刚性固定,防止冲压位移;
- 卸料系统:卸料板需高出凸模刃口0.3-0.5mm,弹簧预压量可调。
-
精度控制
- 多工位累计公差需≤IT10级,依赖精密导柱与模座刚性支撑。
三、制造与验收要求
项目 | 规范内容 |
---|---|
portant;">材料 | 模板需热处理至HRC58-62,导柱导套耐磨层厚度≥0.05mm |
portant;">装配精度 | 模架层间平行度≤0.02mm/300mm,闭合高度偏差±0.05mm |
portant;">动态测试 | 连续冲压10万次后,导柱径向跳动≤0.01mm,否则需更换 |
注:级进模架需严格遵循分步验收流程,包括静态精度校验与动态稳定性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