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进模模架的选择需综合考虑模具尺寸、精度要求、生产效率和成本等因素。以下是关键选择要点:
模架类型与尺寸
- 细水口模架:适用于模架尺寸超过400mm的场合,因其强度更高,能承受较大重量和长行程冲压需求。简化型细水口模架在未修改结构时可能因强度不足导致导柱受力不均。
- 导柱配置:工位数少且精度要求一般时,可选后侧导柱式模架;工位数多或精度要求高时,建议选用对角或四角导柱式模架。精密件推荐滚动导向模架,配合间隙可控制在0.003-0.01mm。
材料与精度
- 模座材料:多工位级进模模座常用45钢,需经调质处理以提高硬度和抗冲击疲劳性能。模座厚度比普通模具厚约30%以增强刚性。
- 精度等级:根据冲裁间隙、材料厚度和复杂度选择模架精度。高精度场景可选无间隙滚动导向四导柱模架,确保制件精度和模具寿命。
结构设计要点
- 导柱与导套长度:导柱长度需保证闭合时上端面低于上模座10-15mm,导套长度需确保导柱进入10mm以上且不碰下模座。
- 模柄选择:级进模常用压入式模柄以保持装配精度,硬质合金模具可选浮动式模柄。
生产参数优化
- 冲压速度:建议20-40次/分钟,间隙值取材料厚度的5-8%。
- 润滑管理:定期检测油膜厚度(10-20μm),兼顾防锈与脱模性能。
通过合理选择模架类型、材料和结构设计,可提升级进模的制造精度、生产效率和模具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