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为洪水受到很大影响的模具之乡余姚现今已经逐渐恢复正常,且相关产业走势显更高。
日前,余姚市模具行业举行职工代表大会。《余姚市模具行业工资集体协议》经60余位职工代表审议并表决通过,职工方代表和企业方代表当场签订了协议。这标志着参与协商的30家企业近5000名职工有了一个新的薪酬标准,权益将得到更好的保障。
同时,该市模具工业协会将以文件形式把《余姚市模具行业工资专项集体协议》下发到本轮协商范围以外的企业,鼓励和指导其他模具企业参照执行,也便于行业内职工根据自己的业务技能和工作岗位“对号入座”。
余姚市总工会是企业工资集体协商的“急先锋”。行业工资集体协商已开展好几年,该市总工会已在小曹娥镇电镀行业、阳明街道美容美发行业、梁弄镇灯具行业、泗门镇电线电缆行业、临山镇制笔五大行业实行了行业性工资集体协议,覆盖企业183家,并使职工工资增长幅度超过20%,惠及职工近万人。企业也得益颇多,“新制度有助于防止熟练工人的流失,提高工人生产积极性”,时任泗门镇电线电缆工会联合会副主席崔红亮就这么认为。据悉,电线电缆行业实行工资集体协商后,员工流动率从原来的15%下降到了5%。
有了以前的经验,该市2013年准备在模具行业开展集体协商。余姚市模具行业企业有1000余家,职工近万人,从夫妻店到规模企业,大小不一。各企业产品种类繁多,即使同一企业产品也缺乏连续性,并且不少企业还实行项目承包制,给开展行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该市、经济开发区两级总工会和市模具工业协会经过反复调研,结合行业特点,提出了“规范程序、提底限高、封闭协商、开放执行”的工作思路,从2013年7月开始,对有行业特色的工种类型、劳动定额、工时工价、津贴补贴、奖金发放和工资支付办法等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和汇总,选择具有一定代表性的30家较大规模模具企业开展相对封闭的行业工资集体协商。
为实现协商成果的权威性和可行性,该市总工会派出工作小组实施全程跟踪指导,对照余姚市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四阶段、十动作”要求,按部就班,逐步推进,确保企业主和职工的思想得到充分而真实的体现,并首次采用票决制的形式通过了职代会的审议,为《余姚市模具行业工资集体协议》在30家参加协商的企业中落到实处夯实了基础,也具备了对其他模具企业和职工提供指导作用的可行性。
据悉,《余姚市模具行业工资集体协议》对三大类20个工种限定了最低工资,并对几个模具行业的特有技术岗位进行了适当的限高,这将有利于职工权益在提底中得到保障,行业秩序在限高中实现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