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模架百科 » 正文

模具行业转型期正视问题是关键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12-22  浏览次数:574

        对于现阶段我国模具业的转型期,各方有各方的理解,有认为依然在平稳阶段,有人认为问题显现已很严重,有人认为新技术的研发成功,弥补了很多国内模具业存在的问题。这些看法从各个角度看都是有一定道理的,国内模具业的未来发展存在着各种变数。

     中国速度难掩现实尴尬

        作为隧道掘进的专用工程机械,一直以来,盾构机的生产被日本和欧美国家所垄断。据统计,我国大约有85%的盾构掘进机依赖进口,欧洲和日本等公司的产品在中国盾构掘进机市场上占主导地位。其中,以产量居世界首位的三菱重工,占据欧洲大半市场份额的海瑞克,以及拥有多个品牌的德国维尔特的表现最为抢眼。其中,海瑞克占据我国国内盾构机市场70%以上。

         核心在技术,盾构机面临的“窘境”只是我国大型专业设备制造的一个缩影。铸造模具工艺作为盾构设备生产的核心技术之一,已成为制约我国盾构机生产制造的关键因素。

    模具转向“高端大气”

         今年6月,投资3亿元建设的广东巨轮模具股份有限公司智能化车间正式竣工。成为目前国内规模最大、技术领先和第一家上市的汽车子午线轮胎模具专业开发制造企业。

         据介绍,模具智能化车间将引进、集成各类自动化、数控化、智能化系统装备,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智能化生产线,生产大型工程车胎及特种轮胎模具和其他高端模具产品。

         巨轮的发展之路向来比较“主动”。

        早在2007年,巨轮模具投资2.5亿元建设“年产200台高精度液压式轮胎硫化机项目”,从轮胎模具生产商向轮胎装备设备生产商转型。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巨轮模具硫化液压机在市场上供不应求,已经成为公司的另一大盈利来源。

        巨轮模具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潮忠告诉记者,此番瞄准智能化车间,将大大提升巨轮股份模具制造的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吴潮忠“商业嗅觉”灵敏

         早在2011年前,国际模具市场以日本、德国、美国为垄断地位的先进模具生产技术吞噬着全球模具市场。这三大国对于高精度与复合性模具的开发,不论在设计能力、制造技术都保持着领先的地位。同时,这三大国也拥有练习精良的技术研发人才。这些绝对的优势使这三国成为当之无愧的模具头领。

         然而,在全球经济面临萎缩的境地下,模具需求市场也开始一蹶不振,加上原材料价格的不断上涨使得包括这三大国在内的发达国家的模具产业发展日趋困难。

        “趁着发达国家模具业不振之际,中国模具开始顺流而上。由于其庞大的市场需求加上低成本的人力和采购使其的模具市场日益火爆。”国际模协秘书长罗百辉表示,随着模具业的壮大,中国模具的制造技术也受到了国际上的认可。

         为此,我国也制定了模具强国标准,不断提高以智能化模具为主要代表的高效、精密、高性能模具的水平,中长期目标是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十二五”期末首先要使智能化模具水平能基本满足智能制造所需。根据规划,我国生产的高效、精密、高性能模具占模具总量的比例从目前的约35%,将达到“十二五”期末的40%以上,进而达到50%以上的中长期目标。

     发展模式亟待转变

         据业内人士介绍,2013年1到8月全国模具产量1148.8万套,同比增长17.67%,如果按平均每套模具10万元的销售金额计算,预计2013年全国模具总产值将达到1.8万亿元。

         然而,高产值的光环,却无法隐藏着我国中小铸造模具民营企业制造能力水平整体不高,生产的产品大多是中小规模,无法与国外品牌相抗衡的现状。“大型化是解决国内产品竞争力不足和高度同质化的重要手段。很显然,同样的一次注塑过程可以同时制造多个产品,生产效率自然翻番了。而另外一个原因则是零部件也日趋大型化了,也这直接导致了模具必须大型化。”国际模协秘书长罗百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与此同时,业内人士也表示,模具业开始向大型化、高精度、多功能复合型等方向发展,模具标准件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塑料模具的比例不断加大,模具的技术含量有待提高。

         宁波是“中国模具之都”。有行业数据显示,目前宁波市有模具制造企业30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70多家,模具产量占全国12%至16%。

         近年来,宁波一批模具产业集聚区加速形成,宁波宁海的大型塑料模、北仑的压铸模、余姚的精密塑料模、慈溪的家电模、象山的铸造模、鄞州的汽车零部件模等,在国内都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然而,不少模具企业生产的是中低端产品,生产方面有饱和倾向,有一些模具企业还处于“拼价格”的低成本、低技术外延式扩张阶段。此外,我国铸造模具企业技术人员比例低,水平也较低,且不重视产品开发,在市场中经常处于被动地位。

     “模具之都”面临转型升级的压力在整个模具产业普遍存在

         壹兴佰测量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孟宪章表示,我国铸造模具业想要做强做大,不能一味地模仿国外企业管理模式及产品,要化被动为主动,加强企业高端产品开发,培养高端技术性人才,应用国际先进检测工具,提升中国制造质量在世界模具强国中的地位。

         对此,宁波模具产业将在“机器换人”控员增效方面集体发力,在模具行业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和自动化设备,以“机器红利”取代“人口红利”。

         宁波市模具行业协会秘书长林森茂认为,作为“中国模具之都”的宁波,在模具制造转型升级上要先行一步,通过“机器换人”早日实现技术与国际接轨。他建议,模具生产企业在“机器换人”过程中,要将工业化与信息化高度融合,切实提高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和技术核心竞争力。

         一个行业的转型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压力普遍存在是一定的,我们的相关人员怎么去解决和正视是行业升级的重要点。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金属板加工注意事项:提高效率与品质的关键 注塑模架:塑料与橡胶制品生产的核心组件
生产运作高效的秘密 “采购人”怎样抓好降本增效、合规反腐两条主线?
薄壁注塑加工对注射机和模具的要求 多边形车削加工原理,你知道么?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版权隐私| 模架问答| 会员特权| 网站特色| 会员公约| 网站地图|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苏公网安备 320583020011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