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模架是铸造模具的核心支撑结构,其基本概念可从以下维度解析:
一、定义与功能
铸造模架(又称模体)是未加工型腔的组合体,为模具提供基础支撑和定位功能,包含定模板、动模板、导柱、导套等标准化部件。其核心作用包括:
- 承载成型零件:固定型腔、型芯等关键部件;
- 保证开合模精度:通过导柱/导套系统实现毫米级定位;
- 集成顶出机构:支撑推杆、推板等脱模组件。
二、标准化分类
根据国家标准(如GB/T12556-1990),模架分为:
-
基本型
- A1-A4型:适用于直浇口单分型面模具,A1型为动模单板结构,A2型含支承板;
-
派生型
- P1-P9型:针对特殊脱模需求(如薄壁件),采用推件板结构避免顶出痕迹。
三、材料与工艺要求
- 材料选择:碳素工具钢(如T8A)或合金钢(如Cr12MoV)为主,耐腐蚀场景采用马氏体不锈钢;
- 加工精度:模板平面度需≤0.02mm,导柱/导套配合间隙控制在0.005-0.01mm。
四、应用场景
- 中小型件:采用标准模架(周界≤560mm×900mm)提升效率;
- 大型复杂件:需定制模架,强化支撑结构(如增加垫块数量)。
注:铸造模架与注塑模架在结构上存在差异,前者需额外考虑金属液流动通道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