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趋势分析 » 正文

港媒:中国须把食品安全制度建在实处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2-17  浏览次数:820
核心提示:  香港《南华早报》网站日前刊登文章称,内地必须重建对<a href=http://shipin.gongchang.com/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食品</a>链的信心,文中还表示对政府能力的最大考验莫过于确保我们的食物对身体无害。

  香港《南华早报》网站日前刊登文章称,内地必须重建对食品链的信心,文中还表示对政府能力的最大考验莫过于确保我们的食物对身体无害。

  对一个国家的健康和形象损害最大的莫过于不安全的食品了。尽管实行了高层干预并实施了多项法律,但中国政府似乎还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国内和国外对食品安全的信心仍然很低,关于连最基本的主食大米也受到重金属镉污染的报道进一步削弱了这种信心。过多的腐败以及执行力度不够是最主要的原因。

  食品链的任何一个部分似乎都不能幸免。在健康危机和恐慌出现后,肉、鱼、蔬菜、谷物及其副产品的生产都受到监督。几乎每一周都会暴露出新的食品安全问题。近几个月出现了假酒和假鸡蛋、致癌的烹饪油、发霉的米线、染色的蘑菇和脏豆腐。去年,全国共查处食品违法案件13万起。

  由于需要为13亿人提供食物,而且中国正转向更充裕的饮食,食品的生产、加工、运输和销售已经成为一个巨大的产业,且有可能带来丰厚的利润。这总是意味着走捷径及无视食品安全和卫生标准的诱惑。加上环境污染严重(最近大米被污染就源于此)和腐败猖獗,对消费者来说结果可能极其有害。

  2008年关于牛奶中添加工业化学品三聚氰胺以人为提高蛋白质含量的丑闻仍然“阴魂不散”。在6名儿童死亡、30万名儿童患病后的强烈抗议声中,政府承诺两年内重建对食品安全的信心。但是,尽管一年内出台了大量法律,这个问题仍然困扰着政府。由于内地父母不信任内地销售的奶粉而在香港购买最受欢迎的品牌,香港出现了奶粉供应问题。

  2006年以来,外国政府对内地生产的食品尤其谨慎,当时巴拿马有100多人在服用含有中国出口的有毒二甘醇的咳嗽药以后死亡。这引起了一些禁令和要求加强食品安全的呼声。香港有90%的食品来自内地,因此比其他任何国家和地区更清楚这种威胁。

  严格的规章制度和严密的检查制度才能提供安全网。不管内地采取什么做法,这样的措施都是必要的,但这些措施仍未消除人们对所购买的食品的担心。北京在食品安全检查和标准方面实行了更严厉的法律,罪行最严重的罪犯被判了死刑。不过,因为信心仍然非常低,我们必须关注体制本身。体制存在的问题很多,从缺乏透明度和自由媒体,到有缺陷的法律制度和缺乏法治,再到负责执行的机构太多。由于生产网络巨大,检查和检验始终是个难题。不过,一个发达、越来越城市化的国家必须能够为民众提供买得起的、有营养的和安全的食品。对政府能力的最大考验莫过于确保我们的食物对身体无害。恢复对人类食品链的信心必须成为当局的首要任务。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版权隐私| 模架问答| 会员特权| 网站特色| 会员公约| 网站地图|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苏公网安备 320583020011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