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月1日举行的2011跨国公司中国论坛间隙,国家发改委通过外资和境外投资司司长孔令龙透露,发改委已经开始与商务部酝酿《中国企业境外投资促进法》,目前正在起草阶段。孔令龙在当天论坛的演讲中称,发改委将大幅放宽对中国企业境外投资的限制。
此前,商务部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司李明光处长曾对媒体透露,酝酿已久的《境外投资条例》已经形成了建议稿。据李明光介绍,该条例和配套管理办法包括大幅度下放境外投资审批权限,为我国企业境外投资创造有利的法律环境和条件。
“十二五”期间,中国政府将继续鼓励中国企业“走出去”。孔令龙表示,发改委将大幅放宽对中国企业境外投资的限制,从本月起,资源类境外投资重大项目需要审批的金额起点从3000万美元提升到3亿美元,非资源类境外投资重大项目需要审批的金额起点从1000万美元提升到1亿美元,央企境外投资直接适用备案制,不需要经过审批。
孔令龙说,除了大幅放宽审批限制,为企业提供投资便利性之外,还考虑为企业建立解决问题的平台,比如说建立海关、商检、商贸等各部门之间的沟通机制,还有上述这些部门对应国外相关部门的沟通机制。此外,在“十二五”期间,还要创造各种政策解决诸如中介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发展企业的行业协会和自律组织。
据悉,虽然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先后出台过一系列规定,如商务部颁布实施的《境外投资管理办法》、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的《境内机构境外直接投资的外汇管理规定》等,在为企业营造良好对外投资环境和便利化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但是与我国企业“走出去”发展趋势和紧迫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是效力层级不高,且现有部门规章在监管上较重,在保护和促进方面不够。
业内人士分析,一个很有可能的路径就是,先制订国家层面的促进中国企业境外投资的条例,然后再过渡到立法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