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趋势分析 » 正文

2016年货币政策前瞻:降准仍会被频繁使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2-17  浏览次数:1182
核心提示:12月23日讯

12月23日讯

  在经过了2015年“狂轰滥炸”式的降息降准之后,2016年货币政策看什么就成为市场及机构预测的焦点问题。其中,降准降息仍是机构预测的主要项目。但依笔者看,2016年货币政策主要看货币政策操作框架转型的力度,看利率走廊机制的完善和应用。

  一是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逐步从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化。在这方面,2015年已经有所体现,连续五次降息且伴随利率市场化,央行的利率引导意图非常明显。

  展望2016年,央行降息的空间还有,在通胀温和可控的状态下,在经济转型升级的特殊时期,在一定时期内维持负利率状态是比较好的选择。这既可以让企业获得较低的融资成本,也有利于促进民间在创业、创新上的资金投入。

  降准等数量型工具仍会在2016年被频繁使用。在存款准备金考核标准改革之后,当前的存准率仍处于较高水准,为了给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适时适度降准仍有必要。

  在货币政策操作框架转型的特殊时期,数量型工具仍会被付以重任,但在利率市场化进入新阶段之后,央行的利率引导功能将在降低融资成本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二是利率走廊建设是央行货币政策操作框架转型的重要标志。

  货币政策传导不畅是造成融资难、融资贵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利率走廊的建设,就可以降低短期利率的波动率,提升未来政策利率的市场认可度和基准性,为利率的有效传导提供基础。

  随着近年来金融创新的发展,作为中介目标的货币总量与经济增长、物价等最终目标之间的相关性有所降低。因此,建设利率走廊借以提升未来货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就成为一件比较迫切的事情了。

  在经过多年的培养之后,央行已经初步构建了一个从隔夜到长期利率的调控体系。这个体系就是以隔夜和7天回购以及Shibor为基准的一个利率体系,主管从隔夜到一年期这个时间段的利率。

  目前,隔夜和7天回购以及Shibor利率已经成为货币市场一年期以内资金价格的指导利率。可以想见,未来在利率走廊逐步得到完善之后,其必然会成为引领资金价格的风向标,货币政策操作也将进入一个全新的时期。

  货币政策因其对资本市场产生的直接或间接影响较大,因此备受关注。但在经济转型升级的发力阶段、在央行力促货币政策操作框架转型的当下,货币政策在今后一段时期的作用恐怕会被弱化。2016年的货币政策将用来调节基础货币的供应,更重要的任务则是配合积极的财政政策落到实处。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版权隐私| 模架问答| 会员特权| 网站特色| 会员公约| 网站地图|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苏公网安备 320583020011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