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明确,到2025年,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较2020年下降13.5%,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幅度大于全社会下降幅度,重点行业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明显下降。“十五五”期间,基本建立以高效、绿色、循环、低碳为重要特征的现代工业体系。确保工业领域二氧化碳排放在2030年前达峰。
《方案》提出六大重点任务,包括深度调整产业结构、深入推进节能降碳、积极推行绿色制造、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加快工业绿色低碳技术变革。
同时,《方案》明确,开展两个重大行动。一是重点行业达峰行动,聚焦重点行业,降低碳排放强度,控制碳排放量;二是绿色低碳产品供给提升行动,发挥绿色低碳产品装备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中的支撑作用。
助力工业领域节能降碳
《方案》提出,要深度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
构建有利于碳减排的产业布局,推进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地区、黄河流域等重点区域产业有序转移和承接。科学确定东中西部产业定位,引导有色金属等行业产能向可再生能源富集、资源环境可承载地区有序转移。
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低碳转型效果明显的先进制造业集群。
《方案》要求,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实行清单管理、分类处置、动态监控。优化重点行业产能规模,严格落实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电解铝等行业产能置换政策,加快化解过剩产能。强化能源、钢铁、石化化工、建材、有色金属、纺织、造纸等行业耦合发展,推动产业循环链接。
深入推进节能降碳方面,《方案》指出,要调整优化用能结构,推动工业用能电气化,加快实施节能降碳改造升级,提升重点用能设备能效。有序推进钢铁、建材、石化化工、有色金属等行业煤炭减量替代,有序引导天然气消费,合理引导工业用气和化工原料用气增长。推进氢能制储输运销用全链条发展。支持具备条件的企业开展“光伏+储能”等自备电厂、自备电源建设。
推动工业用能电气化,在铸造、玻璃、陶瓷等重点行业推广电锅炉、电窑炉、电加热等技术,开展高温热泵、大功率电热储能锅炉等电能替代,重点对工业生产过程1000°C以下中低温热源进行电气化改造。提升重点用能设备能效,重点推广稀土永磁无铁芯电机、特大功率高压变频变压器等新型节能设备。
同时,《方案》提出,积极推行绿色制造。支持汽车、机械、电子、纺织、通信等行业龙头企业,在供应链整合、创新低碳管理等关键领域发挥引领作用,将绿色低碳理念贯穿于产品设计、原料采购、生产、运输、储存、使用、回收处理的全过程,加快推进构建统一的绿色产品认证与标识体系,推动供应链全链条绿色低碳发展。
《方案》还要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优化资源配置结构,充分发挥节约资源和降碳的协同作用,通过资源高效循环利用降低工业领域碳排放。加快增材制造、柔性成型、特种材料、无损检测等关键再制造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应用。面向交通、钢铁、石化化工等行业机电设备维护升级需要,培育50家再制造解决方案供应商,实施智能升级改造。
加快工业绿色低碳技术变革方面,《方案》提出,推进重大低碳技术、工艺、装备创新突破和改造应用,以技术工艺革新、生产流程再造促进工业减碳去碳。布局“减碳去碳”基础零部件、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低碳颠覆性技术研究,突破推广一批高效储能、能源电子、氢能、碳捕集利用封存、温和条件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等关键核心技术。以水泥、钢铁、石化化工、电解铝等行业为重点,聚焦低碳原料替代、短流程制造等关键技术,推进生产制造工艺革新和设备改造,减少工业过程温室气体排放。
《方案》明确,要主动推进工业领域数字化转型,利用大数据、5G、工业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对工艺流程和设备进行绿色低碳升级改造。在汽车、机械、电子、船舶、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行业打造数字化协同的绿色供应链。在家电、纺织、食品等行业发挥信息技术在个性化定制、柔性生产、产品溯源等方面优势,推行全生命周期管理。
鼓励电信企业、信息服务企业和工业企业加强合作,利用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统筹共享低碳信息基础数据和工业大数据资源,为生产流程再造、跨行业耦合、跨区域协同、跨领域配给等提供数据支撑。
推广万种绿色低碳产品
《方案》提出,开展重点行业达峰行动,制定钢铁、建材、石化化工、有色金属等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研究消费品、装备制造、电子等行业低碳发展路线图,分业施策、持续推进,降低碳排放强度,控制碳排放量。
同时,《方案》要求,实施绿色低碳产品供给提升行动,发挥绿色低碳产品装备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中的支撑作用。
一是构建绿色低碳产品开发推广机制,推行工业产品绿色设计,发布绿色低碳产品名单,推行绿色产品认证与标识制度。到2025年,创建一批生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制修订300项左右绿色低碳产品评价相关标准,开发推广万种绿色低碳产品。
二是加大能源生产领域绿色低碳产品供给,推动光伏、新型储能、重点终端应用、关键信息技术产品协同创新。实施智能光伏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并开展试点示范,加快基础材料、关键设备升级。同时,持续推动陆上风电机组稳步发展,加快海上风电机组研制,开展高空风电机组预研,完善风电装备产业链。
三是加强交通运输领域绿色低碳产品供给,推广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强化整车集成技术创新,提高新能源汽车产业集中度。开展电动重卡、氢燃料汽车研发及示范应用。到2030年,当年新增新能源、清洁能源动力交通工具比例达到40%左右,乘用车和商用车新车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分别比2020年下降25%和20%以上。
四是加大城乡建设领域绿色低碳产品供给,加快推进绿色建材产品认证,开展绿色建材试点城市创建和绿色建材下乡行动,推动优先选用获得绿色建材认证标识的产品。推广高效节能的空调、照明器具、电梯等用能设备,扩大太阳能热水器、分布式光伏、空气热泵等清洁能源设备在建筑领域的应用。
节能环保企业角逐“双碳”赛道
“过去一年,大家深刻感受到‘双碳’行动推进之快、范围之广、影响之深,绿色低碳成为高质量发展的主基调。对于企业而言,集中发力抢占‘双碳’赛道成为中长期战略布局的确定方向。”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会长、博天环境董事长赵笠钧感慨。
从实际进展看,2021年,全行业加速行动,整体表现亮眼。根据年报,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的企业,占比分别达到85%和75%以上,一改前两年企业利润下滑、行业下行压力增大的低迷态势。
以首创环保为例,尽管去年刚完成战略整合,该公司仍实现了“丰收”,全年营收、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5.65%和55.58%。“除了水务、固废环境等主业,公司围绕‘双碳’开发两条产品线:一是围绕垃圾发电等业务,提供文件编制、碳资产管理、碳资产交易等一系列服务和技术支持;二是为客户提供碳中和路线图及解决方案,包括碳的核算、能源替代、节能提效等。”首创环保董事、总经理李伏京向记者介绍。
即便传统业务也能寻得新机会。“我们已在环保监测领域深耕20多年,‘双碳’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先河环保总经理陈荣强举例,公司正在开展碳排放在线监测、碳管理体系、碳汇管理开发服务等六大创新业务,“比如我们自主开发的‘低碳云’管理平台,通过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打造了碳达峰碳中和智能化、数字化一盘棋,对区域内相关数据等进行统筹管理,可以实时掌握环境温室气体数据、动态管理区域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等,为地方政府提供全面、科学、精准的数据支撑。”
赵笠钧同时坦言,“双碳”任务艰巨,触及的矛盾层次更深、领域更广,治理要求相应更高。但目前,全行业仍处在集中度低、商业模式创新不足、科技能力不强的粗放发展阶段,治理能力远远不够。
“过去,节能环保服务大多是从末端实施治理,解决能源资源消耗带来的环境问题。‘双碳’推动产业、能源结构发生变化,我们提供的服务也要随之变化,新的技术、产品、装备都要跟上。”赵笠钧建议,一是精准服务生态环保行业的新需求,重点关注减污降碳、协同治理、提质增效、生态修复等方向;二是打开服务界面,加大新能源、节能降耗、清洁生产、资源化利用等领域的布局;三是以“双碳”目标为引领,探索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培育自身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更加注重全要素一体化、精细化环境综合治理,以及绿色低碳与数字化、智能化的深度融合。
对此,清新环境总裁李其林也有感触。“我们长期以工业污染减排为主业,随着‘双碳’目标提出,清新环境正在减污与降碳之间探索出一条新道路。比如我们重点关注的电力、钢铁两大行业,自身发展目标、内部结构、技术工艺等都在调整,进而会带来商业模式、人才梯队等改变。作为环境服务商,我们必须适应业主的变化。”
李其林透露,清新环境为此确立了“生态化、低碳化、资源化”的新发展方向。“在稳住存量的基础上,下一步将聚焦节能与工业园区综合能源服务,通过工业余热、分布式光伏、储能等清洁供能方式提供冷、热、气、电等综合能源服务;聚焦工业固危废资源化,重点拓展金属固危废资源化,并协同其他固危废业务。
碳中和涉及广泛的领域
从二氧化碳排放占比和碳中和目标看:
-电力领域排放占40-45%,降低煤电比例,大力发展清洁电力,2060年清洁能源供应占比约80%。
-工业领域排放约占25-35%,推动产业优化升级,2060年实现工业碳排放较2020年降低70-80%
-建筑领域排放占比10-15%,发展绿色建筑材料和建筑能效管理,2060年城镇商业绿色建筑覆盖率达到70-90%
-交通领域排放占比7-9%,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2060 年实现核心城区新能源汽车与配套设施全覆盖。
碳中和带来了巨大的商业机遇
中国实现碳中和目标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西方发达国家用70-90年的时间来完成这一目标,而中国只有30年的时间来完成这一目标。
因此,要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中国未来将会有两场革命,一个是技术革命,一个是体制革命。
从技术革命角度来看,国际能源署提出,全球实现碳中和目标所需要的一半技术仍处于实验室开发阶段。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实现碳中和需要巨量新兴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对企业来说,抓住了技术革命的先机,就有获得巨额回报的潜在优势。
二是体制革命。从上述各个行业的分解目标来看,实现碳中和意味着打破现有的利益格局,从供应端和消费端共同发力,实现高碳产业向低碳产业的转变。对政府来说,将在中央和地方层面不断、密集出台有关政策文件,推动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1、在节能降碳方面:
《方案》指出,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有序推进钢铁、建材、石化化工、有色金属等行业煤炭减量替代。支持具备条件的企业开展“光伏+储能”等自备电厂、自备电源建设。
其中明确提到支撑有条件的企业开展光伏+储能等自备电厂,这意味着光伏、储能需要方向依旧具备需求支撑。
2、循环经济方面:
《方案》提出,研究退役光伏组件、废弃风电叶片等资源化利用的技术路线和实施路径。推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建设。
明确提到了动力电池的回收,叠加近期动力电池回收概念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有望继续发力之中。至于光伏组件和废弃风电叶片,对上游不利,就像锂电回收不利于上游锂矿价格的持续一样。
3、电子行业:
电子行业的目标为,到2025年连续拉晶技术应用范围95%以上,锂电材料、光纤行业非电能源占比分别在7%、2%以下。
这是国家首次对锂电材料、光纤行业所使用的能源占比提出要求。锂电材料包括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铜箔等,在生产过程中均需要使用能源。
其中提到的锂电材料和光纤行业非电能源占比在7%和2%以下,而锂电材料在生产中也会产生碳排放。
4、未来新能源交通工具:
2030年新增新能源、清洁能源动力的交通工具比例达到40%左右,乘用车和商用车新车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分别比2020年下降25%和20%以上。
文章来源:中国能源报,六月跑者,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