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趋势分析 » 正文

供应短缺,招工困难,制造业该如何转型?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6-17  来源:贤集网  浏览次数:2600
核心提示:虽然目前对于制造业而言,很多方面的操作开始使用机器替代人工,但是并不能够达到完全机器化,还是需要不少的员工进行操作。对于制造业而言,员工如果存在巨大的缺口,将直接影响产能以及发展。

一个多月前,冰箱冰柜意外脱销时,中国人多少还有些惊讶,也有些戏谑。这似乎与即时、新鲜和方便的时代精神背道而驰,或许只是阶段性的“恐慌”。


不过,只要让人们看看它背后发生的故事,相信大多数人很快就会改变自己的想法。冰箱冰柜的背后是库存,也是供应链,正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


过去两年多,从纺织材料、汽车零件和芯片,一直到玩具、成衣和3C成品,几乎每个环节都在增加库存,以备不时之需。而冰箱冰柜,只是这波巨大浪潮里的一朵小浪花。不过,它表明,供应链调整的效应已传导至家庭和消费者。


供应链由大大小小和零零散散的企业组成,它就像齿轮一样,严丝合缝咬合起来,整个链条才会运行顺畅。它的日夜运转,不仅维系着普通人的光荣与梦想,也蕴藏着无数中国制造崛起的奥秘。


现在,疫情封锁、海运阻塞、大国竞争和地缘冲突……一把一把的沙石正撒进齿轮。如果你正在从事消费、电商、零售以及外贸相关的领域,这或许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零库存和高周转为什么不灵了?


如果说,过去两年的动荡教会了我们什么,最重要的一条是永远要对意外做好准备。


为应对疫情导致的供应链停摆和不确定性,许多环节及企业正在放弃丰田模式倡导的零库存和高周转。这种模式不允许供应链当中出现浪费和冗余,恨不得产品卖出去再去组织生产,当然也就不允许把产品生产出来放在仓库里。


按照丰田模式,库存被看成了沙子,“防止沙子进入齿轮”。它让及时生产(Just in time)和精益生产(Lean)成为制造业福音,节省下来的成本让人兴奋。一项研究表明,1981-2000年,美国总库存平均每年下降2%,在制品平均每年下降约6%。


尽管有这样那样的好处,丰田模式还是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因为追求零库存,一旦生产环节或者供应链上出现任何小问题,整个链条就有可能停摆或者断裂,更有甚者会把企业带到危险的极端。


2020年疫情暴发以来,许多此前倡导零库存和高周转的企业,都面临无货可卖的现状,从而引导不少企业重新思考丰田模式,转而增加库存,挺过供应链的混乱时刻。几乎所有短缺的产品,都在随后转向增加库存。


欧洲和美国是全球最重要的两大消费市场,最近两年均处于高库存状态。2021年7月,美国仓库的空置率为4.8%,靠近港口地区的空置率急剧下降,达到1.7%。去年,英国仓库的空置率创下历史新低,平均接近2%左右。


今年以来,欧洲和美国放松疫情防控,但库存并没有下降迹象。2022年2月,美国零售库存商品价值达到6864亿美元,仍高于疫情前的水平。今年第一季度,由于家电和家具等大件的库存增加,塔吉特(Target)和沃尔玛等美国零售企业的库存同比增长超30%。


中国的情况略有不同,不同行业差异较大,一些产业链比较复杂的行业,库存也在急剧上涨,比如汽车行业。为了应对供应链安全,一家以库存管理著称的中国汽车企业,不得不增加70多亿的存货,主要为原材料、库存商品和在产品。


一种较为乐观的声音认为,今天的供应链模式和系统经过多年调整和探索,大致上反映了成本和效率之间的微妙平衡,不会轻易改变。随着疫情褪去,海运阻塞解除,供应链还是要回到丰田模式。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丰田模式迅速向外扩散,正好赶上全球化的黄金时期。随着冷战结束,铁幕落下,贸易自由化加速,跨国公司迅速发展,更便宜的集装箱运输、更低的通信成本和互联网的发展重塑了冷战后的新世界。


丰田模式赖以生存的根基,与其说是全球供应链网络,不如说是由资金、信息、人员、商品共同构建的一个信任和价值共同体。这套体系驱动着很多东西,其中就包括全球供应链。比如,甲公司在A国生产化学品,送到B国做成纺织材料,在C国印染加工,然后销售到D国,高效运作背后既有互利和信任,也有对冷战后全球化的憧憬。


从1989年柏林墙倒塌,一直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国际资本流动占GDP的比例,从5%上升到21%;国际贸易占GDP的比例,由39%上升到59%。另外,二十年间,生活在出生国的人口增长超过25%。


2008年成了分水岭。在这之后,三项数据一路下滑,保守主义和反全球化势力开始抬头。在保守主义看来,全球化已经变成一种独享型增长分配,以资本为代表的既得利益者获得更多利益,而利益损失者流失更多利益。


2020年暴发的疫情,或许只是供应链大调整的一个导火线。疫情的确造成了物理上的中断与阻隔,但更深层次的信任、价值和规则的冲突,却有着更持续深远的影响。而后者,正是曾经支撑丰田模式的精髓,今天这套东西被颠覆了。


20世纪80年代逐渐成型的全球贸易与供应链体系,可以说是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合作绝无仅有的范例。许多人对它在当下的命运与波折大感吃惊或愤怒,其实大可不必。全球化既非理所当然,也非第一次回潮。


十九世纪,汽船、铁路和电报改变了跨国的通信和运输,世界经历第一轮全球化。1913年,沙俄是全球小麦出口的巨头。不过很快,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一切戛然而止。20世纪90年代,经过整整三代人的努力,一些前苏联共和国才重回小麦出口巨头的地位。


经济力量驱动的全球化,它是如此短暂,又如此弱小。眼下,疫情封锁、海运阻塞、大国竞争和地缘冲突……一把一把的沙石正撒进齿轮,导致供应链中断或者停摆,如今它正在从及时供应(Just in time)转向以防万一(Just in case)。


显然,安全库存现在不是沙子,而是供应链上的润滑剂。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尝试让供应链减少依赖,来源多元化,且缩短供应链环节,降低风险。


目前制造业存在的问题:




问题第一:运营成本增高。


这里面一个大方面就是国家提出对生产的高标准和高要求。


主要体现在产品标准的提高和对环境保护的要求上。产品标准的提高无疑是对过去几十年中中国产品的质量问题提出的解决办法,比如长期以来存在的产品不合格率高、食品安全等等为题。通过产品标准的提高,有关部门也加大了对市场的监督和整治,这些长期存在的不良问题如今已经越来越多的得到了改善,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这些对于企业来说所带来的成本的提高,这里面就包括了对生产线的优化,对原材料质量的高要求,对施工环境的优化等等。


此外,国家对于环境问题越来越重视,环保要求也不断提高,一些规模大的工厂为了在排放要求上提高,不得不投入资金引入环保设备,加大生产过程中污染源的治理,而一些小厂则干脆闭门或者转行了,因为负担不起这样高额的成本。


曾经有一个铸造厂的老板说:引入一套烟气处理系统要几百万,我一年营业额也就几百万,这样算来不但不挣钱, 还要自掏腰包往里面垫钱。对于这些私人老板我可以理解,他们很多人办工厂也是四处筹钱,整日奔走,这样的环保要求和设备的引入对于他们真的是承担不起。


其实对于产品标准和环境要求引起的成本增长,主要压力体现在中层和下层的企业中,对于中上层和上层的企业这些资金的投入不算什么。但是我要接下来讲的这一方面,确实对整个体系的成本增长造成了影响,那就是劳动力的成本上升和用工荒。


据有关统计,一个正常运转的企业中,通常人工成本约占总成本的1/3。而在一些以劳动力密集型的制造业企业中,人工成本可以占到1/2,甚至更多。


人工成本主要包括员工的工资发放、社会福利缴纳和税,这是一笔大钱,所以你会听见很多企业家说养人难,留住人更难啊。如今,随着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高学历、高技术工种的毕业生涌入人才市场,加之物价的通货膨胀,生活成本的提高,人们对于工资越来越不满足,都希望可以提高薪资,这一期望无疑也对劳动力成本的提高产生了影响。为了留住人,企业也不得不在工资、福利各方面尽可能满足劳动者的要求。


这里补充一个背景:改革开放40年,中国制造业之所以可以快速发展,这里面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庞大的人口红利和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两大优势,这使得制造业可以以优势的价格进入到国际市场,并通过相对低的成本获取利润。


但是如今随着中国社会的老龄化和劳动力成本的提升,中国制造业本身的优势正在慢慢消退。成本的提高加之国际市场的充分竞争,使得中国制造业两面受敌。


企业越来越难做,但是劳动力成本上,基本上没有任何弹性可言,工资、福利和税哪一样都不能少,企业又不能降低产品质量的方式省钱,这让企业真的是左右为难。很可能你会说,可以精简人工啊,但是对于制造业而言,通过减少人工的办法省钱就如同饮鸩止渴,竭泽而渔。


制造业是劳动力密集型的,并且这里的人工很多事技术工种,很多制造业大厂亏损很久都要想办法留住人,因为一旦市场好转订单来了,却找不到人反而会雪上加霜,总不能去大马路现抓人吧,何况技术工种不是那么好找的。所以,劳动力成本的提高对于上层企业来说可能还能挺得住,但是对于下层的民营企业来说,基本上只能关门大吉了。


问题第二:用工荒。


今天的社会对于制造业都很“鄙视”,凡是有点能力或者出路的年轻人你都可以去问问他们有几个愿意进厂子工作的,不管是国企大厂还是民营车间?很多农村出来的年轻人,和他们的父辈祖辈不一样,并不希望进工厂去消耗青春,他们大多乐意从事去做“外卖”“送快递”或者“当月嫂”这样的辛苦的工作,因为这样的工作时间自由,最重要的还是属于"高薪”工作。


而许多拥有高学历的高校毕业人才,都希望做一个“白领”“金领”,坐着办公室吹着空调,喝着咖啡谈着生意,他们是绝对不会从事“体力活儿”,不然读那么多书干嘛?真正的拥有技术的“蓝领”如今反而成了稀缺资源。很多工厂的娴熟工人都是四五十岁的居多,年轻人来了干一阵子能坚持下来的并不多。


所谓“用工荒”也并不是说找不到劳动力,而是找不到具备技术含量的劳动力人才。


解决这一问题光靠企业是办不到的,企业一方面希望留住人才,一方面又要节约成本,而人才一方面想增加收入,一方面又不满现状,这两两矛盾。简单的提高薪资留住人才不是这么好办得到的。这个问题的解决还是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动员,和企业一同努力,一方面要塑造“劳动光荣”的正确社会认识,一方面也要提高技术工种的待遇,以及让他们在社会中得到认可。这一目标是需要长期努力才能实现的。


问题第三:转型升级难。


随着“供给侧结构改革”“去产能”的政策落实,留给制造业的出路似乎也只能在“转型升级“和”创新“上了,但是这个任务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不是谁都做的了的。不管是“转型升级”还是“创新”,都离不开企业对于产品的深入研发,而研发则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的投入。


中国企业,特别是制造业企业,长期以来并没有在研发上下大功夫。除了极个别制造业的龙头企业,享受国家资金和政策扶持,取得一定成绩以外(如高铁),广大的制造业企业似乎更青睐于模仿。外国人看的更透彻,中国人善于做从1到N,而不善于做从0到1。 各个企业家和老板也是总关注如何降低成本,如何拓展销路,而并没有沉下心思来分析市场需求,更不会投入财力精力去优化升级了。


分析原因,无外乎研发需要的成本太高昂了。我们都知道研发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期间企业需要投入的资金、需要整合的资源无疑是巨大的,这对以小企业来讲是办不到的。


而研发就像是科研项目一样,不见得所有项目都会开花结果,那么投入的资金不见得都会产生后续的经济收益。那么这对于企业长期发展和生存而言,是不得不衡量清楚的一个问题,也是一个矛盾点。


对于中上层生态的大企业,他们是有实力或者有政府支持去搞研发。而对于中层、下层生态的制造业企业,投入这么大的财力搞研发所带来的的风险太大,所以想要”转型升级“对于这些企业而言很难。特别是中下层中许多民营企业的老板,他们获得点利润真的是不容易,要他们搞研发创新无异于一场赌博,可能一个研发项目的落马就葬送整个企业的前程了,所以他们宁可维持现状, 也不会去冒险研发的。


还有很多私人老板把手里的钱宁可去投资房地产,也不会投入生产设备的升级上,用他们的话说:厂子还是没有房子稳啊!


问题第四:房地产对内需的消耗。


房地产行业对于制造业的影响可以说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一方面,房地产的蓬勃发展带动了制造业的发展,上下游的原材料加工、机械设备的生产以及配套的机具等等。但是另一方面,过高的房价也导致其对内需的虹吸效应,民间大部分资金都进入了房地产市场,而流入制造业的资金会越来越少,恶性循环,企业缺少内需来促进产业升级,长期来看也不利于整个制造业的发展。


问题第五:外部环境产生的压力


正如上文提到中国制造业的优势正在消失,那么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也将在华的工厂转移到了劳动力更低廉的市场,如东南亚的越南、菲律宾等国。特别是2020年疫情爆发以来,美国、日本还有欧洲国家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本国拥有完备产业链的重要性,因此纷纷提出要让制造业回归本土。


现在的情况是确实有部分在华的外资制造业企业转移去了东南亚或者南美洲,但是应该认清的是东南亚或者南美洲应该说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完全代替中国的产能 ,以及容得下全产业链布局。可能的是各个国家分摊产业链的一部分,零关税互通有无,从而完成对中国产业链的替代,而这一布局已经在东盟国家上演了,东盟国家自由贸易协定实现了0关税,而至于完全取代中国成为新的世界工厂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这里简单分析一下:目前转移到东南亚国家的制造业主要是以服装、鞋帽、玩具为主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对于技术工人的要求不高,而东南亚国家的普遍劳动力素质较低,缺少熟练工人,对于一些技术要求稍高的产业目前还不足以开展。而中国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拥有庞大的熟练工人和技术工人数量,加之本身科技的发展实力,这是东南亚国家所不能比的。


但是着眼于长期发展来看,东南亚国家凭借自身劳动力优势,就像30年前的中国一样,在中下层生态产业中完全取代中国成为新的世界工厂也不是不可能。而对于中上层生态中,以资源密集、科技密集为主的制造业,则大可不必担心被别国取代。


制造业该当如何?


第一,技术上的突破。我国是制造业大国,但是却不是制造业强国,我国在有些领域还是需要不断的攻克,比方在芯片以及其他的高科技领域,是我国的一大短板。


我国的制造业需要不断的变强,那么就需要在技术上完成突破,也不至于被人卡脖子。


第二,改善员工福利。有人说制造业缺人可能不是短暂的,而是一场持久战,对于制造业行业来说,想要吸引更多员工,那么只有改善员工的福利,制造业企业要重视人才,人才才能为企业所用。


制造业的未来应当如何,是需要做出一定的改变,为何工资上万也没人干,制造业还是需要以人为本,只有这样才能改善用工荒的问题。


写在最后


虽然目前对于制造业而言,很多方面的操作开始使用机器替代人工,但是并不能够达到完全机器化,还是需要不少的员工进行操作。对于制造业而言,员工如果存在巨大的缺口,将直接影响产能以及发展。


制造业行业的用工缺口早就已经存在了,对于制造业来说,想要改变招工难问题,首先得从自身方面进行改变了。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版权隐私| 模架问答| 会员特权| 网站特色| 会员公约| 网站地图|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苏公网安备 320583020011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