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工程机械行业再度面临严峻考验。作为中国装备制造标志性品牌,徐工集团变低谷为机遇,续写着一个地方国企变革创新、裂变发展的成功传奇。
“持续自主创新,是徐工逆势提速发展,打造世界级企业的核心动力。”徐工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王民说。
目前,徐工集团已创造了连续22年位居国内行业第一的纪录,历史性跻身世界工程机械行业第7位,每年上万台工程机械出口欧美等五大洲147个国家和地区。
逆势突破持续提速“强筋健骨”
今年4月份起,工程机械行业连续四个月持续回落,且月环比降幅均在30%左右。徐工集团以创新思路应对冲击,抓住发展契机。前10个月,徐工实现营业收入667亿元,超过去年全年水平。
对于徐工来说,逆势突破已非首次。2009年初,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工程机械行业遭遇行业大萧条。徐工集团牢牢把握重大政策机遇,抢抓大客户、大项目、大工程,当年完成营业收入505亿元,在极大困难中实现100亿元净增长。
2010年,这一数字上升到660亿元,成功创造了连续四年规模净增超百亿的“徐工速度”。一轮轮的市场冲击和洗礼,推动徐工不断“强筋健骨”。
近五年,徐工集团实现利润和利税分别翻了4番多和3番多,2010年利税历史性地达到50亿元,今年前10月,利税已超过去年的最好水平。
在此过程中,徐工集团突破传统拓展新兴市场,构建了全新增长点。在汽车起重机、大吨位压路机销量分别连续9年和2年世界第一的基础上,徐工在挖掘机、混凝土机械、重卡市场,均已实现翻番增长;新开发的大型矿用自卸车和大型掘进机等产品,快速进入矿山、煤炭和港口机械领域;目前,徐工正在积极调研,准备加快进入海工装备、盾构装备等高端制造领域。
自主创新持续投入持续收获
徐工集团逆市突破的背后,是始终坚持自主创新、打破跨国公司技术封锁的不懈努力。
今年初,由徐工自主研发的、具在当代国际先进水平的1000吨级全地面起重机通过了产品鉴定,并于6月顺利交付使用。此举标志着继德国和美国之后,我国成为第三个能研发并生产千吨级全地面起重机的国家。
徐工集团科技质量部部长闫丽娟说,徐工已创造出2000吨履带起重机、12吨装载机和大型筑路机械等100多项国产首台套重大装备,主持参与制定国家行业标准60多项。攻克了多桥转向、轻量化设计和智能控制等关键核心技术,取得了世界先进水平。这些成果的背后,是企业在人力、财力方面对于自主创新的持续投入。
王民介绍,徐工多年来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都在5%以上,如今有6000多人专门从事产品研发和工艺研究,汇集了80多名国内最高端工程机械技术人才,徐工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在国家发改委的历年度评价结果中始终位居行业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