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能源格局的宏大版图中,中国炼化产业的发展历程犹如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镌刻着岁月的沧桑变迁,书写着从弱小逐步走向强大的辉煌篇章。其发展轨迹以时间为脉络,以关键技术的突破与应用为基石,构筑起如今炼化大国的坚实地位。
一、起步之艰:早期炼化技术的初步探索
(20 世纪初 - 1949 年)
20 世纪初,中国炼化产业在艰难困苦中开始了其萌芽之旅。彼时,国内仅有极为有限且简陋的炼油设施,多集中于沿海地区。这些设施所采用的技术极为基础,主要是简单蒸馏法,其原理是依据原油中各组分沸点的差异,通过加热使原油汽化,再经冷凝将不同沸点范围的馏分分离出来。
然而,这种原始的技术手段仅能从原油中获取少量如汽油、煤油等初级产品,且产品质量远不能满足当时国内工业与交通发展的需求。同时,由于缺乏自主技术研发能力,设备的维护与更新严重依赖国外,导致炼化产业发展极为缓慢,在国际炼化领域处于边缘地位,只能勉强维持小规模的生产运营,为局部地区提供极为有限的能源产品。
二、转机之临:催化技术引领炼化变革
(1949 - 1978 年)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炼化产业迎来了命运的转折点,一系列关键技术的引进与发展为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20 世纪 50 - 60 年代,催化裂化技术的引入成为中国炼化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催化裂化技术基于催化剂的作用,使重质油在特定条件下发生裂化反应,转化为轻质油品如汽油、柴油等。
这一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原油的加工深度与产品收率,丰富了国内油品供应的种类与数量。国内炼化企业如抚顺石化等迅速投入力量对该技术进行消化吸收与改进,逐步建立起具有一定规模与技术水平的催化裂化装置。
与此同时,在化工领域,合成氨技术也取得了重要进展。合成氨工艺通过氮气与氢气在高温高压及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氨,为农业化肥生产提供了关键原料,也为炼化产业向化工领域拓展奠定了基础。随着这些技术的不断推广与应用,中国炼化产业逐步构建起较为完整的初级生产体系,开始在国内能源供应与工业发展中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三、腾飞之始:加氢技术推动炼化升级
(1978 - 2000 年)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下,中国炼化产业踏上了高速腾飞的征程,加氢技术的蓬勃发展成为这一时期的显著特征。20 世纪 80 - 90 年代,加氢精制技术在国内炼化企业中得到广泛应用。该技术利用氢气在催化剂存在下与油品中的硫、氮、氧等杂质发生化学反应,将其转化为易于分离的化合物,从而有效降低油品中的杂质含量,显著提高油品质量,使其能够满足日益严格的环保法规与先进发动机的性能要求。
以中石化的一些炼油厂为例,通过采用加氢精制技术,生产出的汽油硫含量大幅降低,品质得到明显提升。在此期间,加氢裂化技术也取得重大突破。加氢裂化技术在高压氢气与催化剂作用下,将重质原料油转化为轻质油品与化工原料,进一步提高了原油的综合利用率。这一技术的应用使得炼化企业能够根据市场需求灵活调整产品结构,生产出更多高附加值的产品。
同时,乙烯生产技术的升级也为化工产业带来了新的活力。新型裂解炉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提高了乙烯的收率,为下游塑料、橡胶等众多化工产品的生产提供了丰富的原料来源,推动了中国化工产业的规模化与多元化发展,使中国炼化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逐步增强。
四、强国之逐:炼化一体化与绿色技术的崛起
(2000 年至今)
进入 21 世纪,中国炼化产业向着世界强国的目标奋勇迈进,炼化一体化与绿色技术成为这一阶段的核心驱动力。在炼化一体化方面,先进的工艺流程不断涌现。通过优化炼油与化工生产流程,实现了物料的高效互供与能量的集成利用。
例如,在一些新建的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如恒力石化等,炼油过程中产生的石脑油等中间产品可直接作为乙烯装置的原料,而乙烯生产过程中的副产物又可返回炼油装置进行加工,从而大大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强了企业在市场波动中的抗风险能力。同时,绿色炼化技术成为行业发展的新焦点。深度加氢处理技术进一步发展,能够处理更重质、更劣质的原油,减少污染物排放。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技术(CCS)开始在部分炼化企业试点应用,通过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进行捕集并注入地下深层地质结构中,有效减少了温室气体排放,应对气候变化挑战。
近年来,炼化行业正经历着显著的规模化发展。大型化趋势日益明显,尤其是向单系列大规模方向迈进。2022年投运的盛虹炼化一体化项目常减压装置,以单套规模达到1600万吨/年的产能,成为目前我国在役单流程产能最大的同类装置。展望未来,尽管我国炼化行业在高端产品自给率、产品差异化、技术创新能力等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但随着国家“双碳”目标的持续推进,炼化行业将顺应时代变革,在绿色转型与技术创新方面不断发力,稳步朝着炼化强国的目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