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 正文

木工机械产业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2-19  浏览次数:615
核心提示:我国现阶段落后的、简易的木工机械仍有很大的市场,很多木材加工企业还在推行劳动密集型的经营模式

  我国木工机械装备水平与国外的差距越来越小,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设备会不断涌入,对国内木工机械而言,挑战和机遇并存。电子技术、数字控制技术、激光技术的发展,给家具机械的自动化、柔性化、智能化和集成化带来了新的活力,使机床的品种不断增加。

  我国现阶段落后的、简易的木工机械仍有很大的市场,很多木材加工企业还在推行劳动密集型的经营模式。未来的木材加工企业必然走产业化、大型化、规模化的发展道路

  提高生产效率和自动化程度。

  高新技术介入木工机械:

  促进自动化、智能化无论数控加工技术在木工机械上的应用,还是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化,都预示着高新科技正在向各个技术领域推进。电子技术、纳米技术、生物技术等在木工机械领域正在或将来一定能得到广泛的应用

  从世界范围内的木工机械发展史看,木材加工方法有与金属加工方法同化的趋势。我们可否大胆预测,将来木材会被像锻造钢锭一样进行重塑定型,更多效仿金属加工手段

  以规模带动效益从国内发展格局看,木材加工企业或木工机械装备,均有大型化、规模化的趋势,否则将被淘汰。

  提高生产效率的途径有两个方面:一是缩短加工时间,而是缩短辅助时间。缩短加工时间,除了提高切削的速度,加大进给量外,其主要的措施是工序集中,因为刀具、震动和噪音方面的原因,切削速度和进给量不可能无限制地提高,因为多刀通过式联合机床和多工序集中的加工中心就成为了主要的发展方向。 如联合了锯、铣、钻、开榫、砂光等功能的双端铣床;集中了多种切削加工工序的数控加工中心等。缩短辅助工作时间主要是减少非加工时间,采用附带刀库的加工中心,或采用数控流水线与柔性加工单元间自动交换工作台的方式,把辅助工作时间缩短到最低。

  数控木工机械取代传统木工机械的拐点

  尽管“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是这个行业的古老法则,然而在配置装备方面,企业往往会在市场大势做出与自身实力相匹配的利润最大化选择,选择最优良的装备并不一定意味着利润,反而意味着竞争力的缺失。当劳动力成本足够低的时候,企业为了实现自身的利润目标,“人海战术”往往才是企业的最优选择。进口成套化的数控家具生产线价格动辄上亿,仅仅每年的贷款利息就要数百万,仅仅是贷款利息就可以聘请数百名员工;设备折旧及维修养护费用,也可以聘请数百名低成本员工。因此,在劳动力成本极低、市场对工艺精度要求不高的情况下,对传统机械的选择,往往优于对数控机械的选择。

  社会变迁迫使情况发生转变。近年来,尽管中国各地的最低工资水平增长幅度不太大,但在中国家具及木材加工产业,由于需要大量雇用熟练技术工人,而这些熟练的技工工资水平往往超出各地法定最低工资水平的2到3倍, 再加上全国各地的技术学校基本上不培训家具行业的熟练技工,这些流动性极大的只能依赖企业培训,不菲的培训成本由企业支付;而员工跳槽之后,企业的付出往往就打了水漂。以广东为例,深圳的法定最低工资仍然不超过每月1000元人民币,但要聘请熟练车间工人,必须付出每月2000元以上。加上最近持续的物价上涨,工人工资水平必然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企业过去客观存在的提高员工劳动强度和延长工人劳动时间的做法,在法律意义与现实意义上已经达到极限,因此,企业要提高劳动生产率,惟有依赖加强技术装备来突。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版权隐私| 模架问答| 会员特权| 网站特色| 会员公约| 网站地图|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苏公网安备 320583020011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