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技术前沿 » 正文

诸多“短板”掣肘中国水污染防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2-17  浏览次数:1563
核心提示:    北京12月26日电 (记者田雨、周婷玉)水环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老的问题还未解决,新的问题又接踵而至,主要水污染物排
    北京12月26日电 (记者田雨、周婷玉)“水环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老的问题还未解决,新的问题又接踵而至,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明显超过环境容量,人民群众对水污染事件的反映和投诉越来越多。”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26日下午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当前水环境形势和水污染防治工作情况时表示。

“水污染状况相当严重”“水污染事故频繁发生”……周生贤所作的这份报告传递出一个紧迫的信号:我国水污染防治工作仍面临严峻形势,当前水环境形势仍不容乐观。

水环境形势严峻:一些地区“有河皆干、有水皆污”

“各地区、各部门贯彻中央关于环境保护的工作部署,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周生贤说。他指出:“结构性污染有所减轻”“重点流域污染治理有序推进”“水污染防治能力有所增强”“水污染防治体制机制趋于完善”。

相对于“有所”“趋于”等审慎的表述,当谈到当前水环境形势的严峻情形时,周生贤在报告中使用的词语别有一番分量:

——“水污染状况相当严重”。周生贤说,2005年,全国七大水系的411个地表水监测断面中有27%为劣V类水质,基本丧失使用功能。重点流域40%以上的断面水质没有达到治理规划的要求。“流经城市的河段普遍受到污染,一些地区已经出现了‘有河皆干、有水皆污’的现象。”近岸海域赤潮和三峡库区支流“水华”现象接连发生。

城市的情况更为严重。周生贤说:“全国大、中城市浅层地下水不同程度地遭受污染,约一半的城市市区地下水污染较为严重,大城市的中心地带、城镇周围区,以及排污河道两侧、引污灌溉区污染尤为严重。”

此外,河北平原和长江三角洲等区域,浅层地下水已呈现面状污染态势。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国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7%。第三季度以来,虽然增幅明显回落,但污染物排放总量仍在继续增加。

——“饮用水安全存在隐患”。周生贤说:“目前,全国有3亿多农村人口存在饮用水不安全问题。”他指出,不少地区符合标准的饮用水水源地呈缩减趋势,有的大城市没有备用水源。

来自环保总局的资料显示,全国113个环保重点城市的222个地表饮用水水源地,平均水质达标率只有72%。

——“部分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过高”。周生贤介绍,淮河、辽河水资源开发利用率超过60%,海河超过90%,明显超出合理利用水平,减弱了水体自净能力,致使枯水期基本上没有生态流量,加剧了污染恶化的趋势。

——“水污染事故频繁发生”。周生贤说,我国不少化工、石化等重污染行业布局在江河沿岸,有的甚至建在饮用水水源地附近和人口密集区,很多企业建厂早、设备陈旧、管理落后、治污设施不健全。

“此外,化学品储运过程中也存在不少漏洞,加上防范措施跟不上,极易造成水污染事故,严重威胁水体安全。”周生贤表示。

水污染防治面临诸多“短板”:一些地方污染事故要靠鼻子去闻

“造成水环境形势严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周生贤表示。他在报告时总结了当前水污染防治工作面临的诸多“短板”:

“首先是一些地方领导干部特别是基层领导干部对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认识还不够到位。”周生贤说。他指出,一些地方“重经济轻环保”的思想还很严重,“先温饱后环保”“先污染后治理”的错误认识依然存在。

同时,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也是制约水污染防治的客观因素。周生贤指出,产业结构调整进展缓慢,重工业特别是高污染行业增长较快,部分地方建设了一些明令禁止的小化工、小造纸、小皮革等项目,很多本应淘汰的落后生产能力还没有退出市场。

另外一个直接制约因素是“环保机制尚不健全,治污投入不足”。周生贤认为:“目前,水资源价格既不能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又不能反映污染治理成本,对节水减污起不到应有的调节作用。”

他表示,“十五”期间,环保投入虽较“九五”有了大幅增长,但仍有较大缺口。由于污水处理收费不到位、管网不配套等原因,很多污水处理厂建成以后,不能正常运行,污水处理率还比较低。

在环保总局看来,“环境执法不严,监管不到位”,也是导致水污染治理工作不能取得预期目标的重要原因之一。“现行的环保法规还不够完善,对环境违法处罚力度不足,导致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还比较普遍。”周生贤说。

他指出,一些地方存在严重的地方保护主义,有的地方政府领导甚至用“挪位子”“摘帽子”“打板子”等手段,直接干扰环境执法;个别的环境执法人员知法犯法,甚至贪赃枉法。

周生贤同时指出,目前,我国基层环境监管能力还十分薄弱,除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外,县级环保机构普遍人员不足,工作疲于应付。

“一些基层环保部门甚至不具备最基本的执法条件,难以为执法提供依据,发生了污染事故甚至要靠鼻子去闻。”周生贤说。

“十一五”期间着力四项攻坚

据周生贤介绍,“十一五”期间,环境保护工作重点从4个方面着手,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不断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

——严格实行总量控制、目标管理、责任追究制度。周生贤介绍,将以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为重要手段,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增长方式转变和环境质量改善,督促各地严格执行产业政策,责令应该淘汰的企业限期关闭。以造纸、化工、制药、酿造、印染等重污染行业为重点,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和污染治理力度。

——以保障群众饮水安全为重点,加快推进水污染防治工作。周生贤说,2007年年底前,要完成饮用水水源地划定和调整工作;坚决取缔、拆除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内的直接排污口;督促各地加快建设治污工程,凡列入规划的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必须按计划建成投产,确保到2010年全国设市城市污水处理率不低于70%;因地制宜地搞好农村改水、改厕以及污水、垃圾处理,积极防治农业面源污染,进一步加强农村水污染治理。

——严格环境准入,加强执法监管。周生贤指出,要着力推动市、县两级环保部门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各项制度,对超过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生态破坏严重或者尚未完成生态恢复任务的地区,暂停审批新增污染物排放总量和对生态有较大影响的建设项目;对未履行环评审批程序即擅自开工建设或擅自投产的建设项目,要责令停建或停产,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集中整治化工、冶炼、印染、造纸、制革等重污染行业和工业园区的违法排污问题,对占全国工业水污染负荷65%以上的3200多家工业企业进行重点监管,安装在线监测装置,做到实时监控。

——运用市场机制推进污染治理,切实提高污染防治能力。周生贤说,要大力推进水价改革,积极落实污水处理收费政策。所有城镇都要开征污水处理费,并逐步提高收费标准,原则上达到每吨污水收费0.8元。2008年年底前,所有自备水源用户都要开征污水处理费。

(摘自:新华网)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版权隐私| 模架问答| 会员特权| 网站特色| 会员公约| 网站地图|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苏公网安备 320583020011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