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 正文

徐工面向大型工程施工的流动式成套吊装设备关键技术与应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2-17  浏览次数:944
  北京人民大会堂,中共中央、国务院隆重举行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大会并向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和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的代表颁奖。徐工集团“面向大型工程施工的流动式成套吊装设备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被授予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是工程机械行业年度唯一获奖项目。这也是继“基于大型工程机械自主创新的徐工科技创新体系工程”、“ET110型步履式挖掘机”、“全地面起重机关键技术开发与产业化”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之后,徐工集团第四次获此殊荣。  徐工超大吨位履带起重机研发团队深度融入客户,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潜心自主研制大型流动式成套吊装设备。五年间,徐工先后开发出650~3600吨共8款超大型履带起重机和溜尾设备,使传统的大型吊装工艺发生根本性转变。目前,该项目已获授权发明专利28项,实用新型专利30项,软件著作权4项,使我国掌握了大型工程建设成套集成吊装技术,并在市场应用中展现卓越品质。  下面,慧聪工程机械网就对徐工该获奖项目“面向大型工程施工的流动式成套吊装设备关键技术与应用”,进行技术解读,其关键技术如下:技术解读:徐工“面向大型工程施工的流动式成套吊装设备关键技术与应用”技术解读:徐工“面向大型工程施工的流动式成套吊装设备关键技术与应用”    1.复合臂架技术:解决了随着臂长增加自重挠度增大过快,性能急剧衰减带来的臂架刚度与重量匹配难题。  2.部件分体与自拆装技术:解决了超大型履带起重机既要满足大承载力、高效拆装又要满足尺寸、重量符合运输法规要求的难题。  3.溜尾作业技术:解决了传统吊装大型构件在溜尾至竖直状态过程中,存在晃动量大、臂架受侧载、摘钩困难等不安全因素的难题。  4.协同控制技术:解决了多动力多机构协同控制难题,实现了整车多种作业模式,大幅提高主机各项动作的安全平稳性。  在项目成果及成熟技术的支持下,徐工XGC88000履带式起重机最大起重能力可达3600吨,相当于把60辆垒在一起的M1主战坦克旋转90°,并精准放置于指定位置。自项目成果运用以来,项目产品已先后辗转大江南北与世界各地,在诸多重大工程中担当了吊装主力。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版权隐私| 模架问答| 会员特权| 网站特色| 会员公约| 网站地图|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苏公网安备 320583020011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