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 正文

今年钢材出口估值1.1亿吨未来仍维持高位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1-21  浏览次数:833

今年钢材出口估值1.1亿吨 未来仍维持高位

[导读]:中钢协常务副秘书长、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新创12月7日对界面新闻记者称,2015年,中国钢铁出口将达到1.1亿吨的峰值,未来出口受到贸易摩擦的影响,不会有这么高,但仍将维持在高位。

中钢协常务副秘书长、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新创12月7日对界面新闻记者称,2015年,中国钢铁出口将达到1.1亿吨的峰值,未来出口受到贸易摩擦的影响,不会有这么高,但仍将维持在高位。

  他认为这是中国的钢铁行业进入减量发展时期的一个特征,这个时期至少要维持10年。

  中国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发布的2016钢铁需求成果报告显示,2015年,中国粗钢产量将下降至8.06亿吨,同比去年下降2.1%。

  李新创认为这是一个信号,“中国钢铁20年来都没有出现产量下降,这是头一次出现产量下降”。

  减产量有助于化解产能过剩。

  化解严重过剩的产能是本届政府一直在致力解决的问题。2013年10月15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下称国发41号文),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和船舶是重点调控对象。

  当年,根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大中型钢铁企业主业仍然是盈利的,虽然销售利润率只有0.62%。2014年,大中型钢铁企业主业仍然盈利,销售利润率有所提高,至0.85%。但2015年前10月,中钢协会员(88家)主业亏损高达720亿元,亏损面接近50%,即近一半会员企业亏损。这是中国钢铁行业真实的严冬时刻。

  李新创认为中国钢铁应该而且已经进入了减量发展阶段。他强调“减产量”不是“去产能”——“中国钢铁从2015年开始是减量发展,这个趋势会持续下去。不是简单去产能,是真切地把产量降下来”。

  减量发展将带来更多钢企关停。“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为止,关停的钢铁企业有几十家,涉及的产能有6000多万吨。”李新创说。

  目前,国内统计在列的有500多家钢铁企业。88家中钢协会员中,80%的企业生产钢铁年产量大约总计为9000万吨-1亿吨。

  由于消费的绝对量下降,国内钢铁产量出现下降,市场低迷,但国外市场却相对火热。2014年中国出口钢材9378万吨,同比增长50.5%。李新创说,前10月中国钢铁出口同比增24%,2015年出口将达到1.1亿吨的峰值,大约占钢铁生产总量的10%。

  在贸易形势低迷、国家不鼓励出口、钢铁贸易摩擦增多的情况下,中国钢铁出口能保持两位数的逆势增长,李新创认为这是中国钢材“价格优、质量好、服务好”。

  “如果做不到这三点,质量不好的话肯定没人要,怎么能出口呢?”李新创不同意一些国家指责中国钢铁产品低价竞争和政府给予补贴。

  “这是市场决定的,”李新创说他2015年在国际论坛上做了8场报告,每场报告都提到中国钢铁产品的出口问题。

  “我认为我们不存在政府补贴,个别企业搬迁属于个别案例,西方国家拿这个做文章,对我们很不友好,这种歧视是错误的。”李新创说,特别是2015年在OECD 会议上,在这个问题上他花了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力驳美国、欧盟、日本等一些国家代表,而原定每人演讲时间只有15分钟。“我不厌其烦地讲,把真相告诉他们,错误总是要纠正的。”

  近期,9家美欧钢铁协会提出,中国钢铁产能过剩将导致全球钢铁行业处于产能严重过剩状态,而中国在2016年出口还将创新高,由此对中国2016年12月按照加入WTO议定取得市场经济地位提出质疑和反对。

  对此,李新创说:“中国钢铁产能绝对过剩,这点毫无异义。但我问一个简单的问题?产能过剩是什么经济?肯定是市场经济啊,美国大使馆经济处(人员)每年都到我这交流,我问他,你既然说我产能过剩,我肯定是市场经济,那你们又不承认。”

  根据商务部年初的统计,2014年中国涉及的贸易摩擦共97起,其中钢材产品涉案最多,达27起,占比近三成,成贸易摩擦重灾区。

  2015年上半年,中国钢材产品涉及58起反倾销、反补贴和贸易保障措施,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2起,涉及欧美、亚洲、非洲、拉美等20个国家。其中,对中国发起贸易摩擦最多的是美国,有11起;澳大利亚和欧盟排名第二、第三位,分别为9起、7起。

  “西方的一些客户还问,他们(发起贸易救济调查方)是错误的,中国企业为什么不去应诉?我们用户可以一起支持啊。”李新创说,中国钢铁企业面对“反倾销”不作为,一些案子没有及时处理,会影响出口。

  由此,李新创预计2016年中国钢铁出口会回落,但仍会维持在高位。他认为,出口维持在高位、出口比例增加是钢铁行业减产阶段的特点之一。

  钢铁行业减产阶段还有3个特征:该阶段是个长期过程,至少持续10年以上;这个阶段中,工艺结构改变;淘汰大量落后产能和创新发展并举。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拥抱“智能制造”!精密激光加工设备逸飞激光今日登陆上交所 科技赋能,“承德制造”再崛起
商业想象力逐渐缩小,智能门锁何时才能实现全民普及? 解码生命力,助力中国芯丨施耐德电气生命科学及电子半导体行业客户峰会成功举办
增材制造领域又一项新兴技术:玻璃3D打印 “再工业化”屡战屡败?“去工业化”容易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版权隐私| 模架问答| 会员特权| 网站特色| 会员公约| 网站地图|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苏公网安备 320583020011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