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 正文

巾帼不让须眉!敢想敢钻,她用“微米级”精度雕琢国之重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7-06  来源:贤集网  浏览次数:265
核心提示:把误差控制在一根头发丝的三十分之一内,不断提升加工精度,这是赵晶的追求。正是这份对精密的执着追求,使她成为包头市一机集团国家级数控大师工作室负责人,一次次攻克生产难题和技术窄口,一次次用精益求精的工作成果为中国造铁甲战车护航,在岗位奉献中成就无悔人生。

把误差控制在一根头发丝的三十分之一内,不断提升加工精度,这是赵晶的追求。正是这份对精密的执着追求,使她成为包头市一机集团国家级数控大师工作室负责人,一次次攻克生产难题和技术窄口,一次次用精益求精的工作成果为中国造铁甲战车护航,在岗位奉献中成就无悔人生。


从事数控车床加工20年,赵晶从一名普通的技术工人成长为数控加工领域专家,获得中华技能大奖、中国兵器关键技能带头人、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全国技术能手、中央企业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并拥有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


敢想敢钻,跟自己较劲

赵晶,目前是内蒙古一机集团的一名数控车工高级技师。


2003年,20岁的赵晶从包头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一机集团四分公司,从事车工工作。一年后,车间进了第一台数控车床,刚刚出徒的赵晶主动请缨。但车间主任十分犹豫,赵晶看出了主任的想法,认真地说:“您放心,我是学数控的,一定会把工作干好,不会给您丢脸。”从那时起,她就给自己定下一个目标:做一名优秀的数控技术工人。


在她看来,如果把特种装甲车辆比作一个活力四射的年轻人的话,那么他的各部位器官就是保证身体健壮的精密零部件。为解决这一难题,赵晶大胆思考,小心验证,时常加班到深夜,每张图纸的细节像电影镜头一样在她脑海中一遍遍回放。一旦有了灵感,她立马起身,记录在笔记本上。


其实,赵晶的“钻”劲儿很早就体现出来了。“与刚刚进厂的年轻人不想加班相反,我倒是愿意用这个时间和师傅们好好学学手艺。见得多、练得多是出绝活儿的基础。”她说。2006年,入行仅三年的赵晶首次代表一机集团参加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就取得第四名的好成绩。一位输给她的男选手心悦诚服地说:“这个小姑娘有着超过她年龄的智慧和沉稳!”


在某阅兵重点装备液压件制造过程中,她将精密制造技艺发挥得淋漓尽致,完成多个瓶颈问题的攻关任务,在行业内首次实现该类结构试制加工,该型装备荣获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2019年10月1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作为党的十九大代表,赵晶受邀登上观礼台,现场目睹公司生产的武器装备受阅。


面对成绩和荣誉,赵晶不骄不躁。“我只是一名普通的一线技术工人,没有公司给我提供的事业平台,没有组织的教育和培养,也就没有今天的赵晶。”她说。


工业是强国之基,工匠是工业之本。对于工匠精神,赵晶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在我人生的每个阶段,都遇到对我产生巨大影响的人和事。”赵晶回忆,刚进厂时,带她的潘师傅告诫所有弟子,字典里不能有“凑合”二字。赵晶那时候跟其他人一样,难免抱怨师傅过于严苛,但随着阅历的增长,她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一个兵工人肩上的责任。


从恩师那里,赵晶悟出一个道理:工作绝不仅仅是为了谋生,而是要把每一项产品都当成“作品”,对每个零件精益求精。因为,每一个小零件,最终会成为兵器装备的一部分;每加工一个零件,就是给国家兵工事业做一分贡献。一个小零件的“国之重量”,不言而喻。同样,家人的支持与鼓励是赵晶坚持不懈的动力源泉。同是车工的丈夫刘伟十分理解和支持妻子的工作。“我们在工作上有共同语言,常常一起研究工作,探讨技术。”赵晶也表示,没有家人的理解和付出,自己很难坚持下去。


锻造“微米级”精密加工技术







一次,赵晶所在车间接到任务,要在极短的时间赶制出一批备件,专门用于国家级某型号试验项目。这批备件对精度要求极高,设计加工精度要达到0.005毫米,而当时普遍的加工精度为0.03毫米,任务急,难度大,没有人敢于接下这个任务,赵晶主动请缨,她反复揣摩,一次次试制,一遍遍研究产品参数、琢磨加工方法,经过五天四夜的连续奋战,最终成功消除了加工中的不稳定因素,顺利完成生产任务,产品一次合格率达到100%。


在国家某重点装备项目试制的关键时期,赵晶率领工作室成员连破十余项加工难题。为了探索最优最好的加工方案和策略,她白天在机床上实验各种编程方法、刀具选配、切削参数,晚上在电脑前反复验证、仿真,最终确保该型装备顺利实现定型批量生产。


综合传动装置是为适应我国军队装备现代化建设,追赶世界军用履带传动装置发展潮流而研发制造的关键部件,该传动装置主要用于50-55吨级主战坦克以及外贸坦克的选配传动装置。自开始批量生产,产品质量不稳定,台架试验时故障繁多,一次合格率仅为31%。为了彻底攻克此难关,赵晶带领大师工作室成员开展项目攻关,通过创新装配方法、改变加工思路、规范操作流程,最终稳定了综合传动装置的产品质量,有效减少了重复拆装次数,推动了综合传动装置的系列化批量生产,有效保证综合传动装置的产品质量,经核算,此项目一次交检合格率提升到96%。


赵晶对自己有个要求,无论是加工定型产品还是第一次试制的产品,零件质量是必保的红线。编程、调试、装夹、测量,哪怕烂熟于心的操作,她也全神贯注。她把需要注意的事项列成一张表,逐项确认,确保每一个零件的加工质量,并把这种方法传授给工友和徒弟,号召全体操作者开展“质量提升,管控有我”行动。


液压传操部件精密加工是我国重型装甲车辆加工制造的核心难题,赵晶大胆思考,小心验证,时常彻夜难眠,每张图纸的细节像放电影一样在她的脑海中一遍遍回放。一旦有了灵感,她立马起身,记录在笔记本上。多年的加工经验最终练就了薄壁加工和套类零部件高精度加工的绝活。以她名字命名的《赵晶集成刀夹钢制螺纹套成形加工操作法》,在保证设计精度的同时,将零件的产品合格率提高到99.7%,该操作法在第六届兵器工业集团创新大赛中被评为先进操作法。


凭借“精密加工”这一绝活,多年来,赵晶先后攻克了30余个型号、数百种零件的加工难题。在某重点装备液压件制造过程中,赵晶完成多个瓶颈问题的攻关任务,在行业内首次实现该类结构试制加工,该型装备荣获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她参与的《一种加工螺纹钢套的双刀位刀夹装置》等7项专利获得国家授权。


言传身教,培养高技能人才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一个人的力量是微弱的,分公司肯定还有跟我一样怀揣发明创造梦想的年轻人,如果能把他们召集在一起,一定会有一番大作为。”赵晶感慨地说。


始建于2013年的一机集团第四分公司“数控技能大师工作室”,在工作室成员的共同努力下,2017年被授予“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到目前为止,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作为一个集立项、攻关、创新、研发、育才为一体,具有多工种、多技能、多模式、多功能的“大师工作室产学研实训基地”。


“没有成功的个人,只有成功的团队”,这是赵晶经常说的一句话。自工作室成立以来,赵晶和大师工作室成员在一系列项目工程的研制中做出了突出贡献,先后攻克多个精密加工技术难点,完成技术攻关70 余项,完成技术革新、合理化建议百余项,获得国家专利4项,创造经济效益2000 余万元。


赵晶常说:“是一机集团培养了我,我就要在各个方面回报工厂。”她对自己的技术从不吝惜,长期坚持向其他同志传授技术,她把多年的读书笔记、操作经验编写成数控加工培训教材,毫无保留地传授给青年技工。


赵晶尤其注重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带着技能人员参加高层次论坛和学术交流活动,定期举办以“工艺攻关、技能传承、技能交流、技能培训”为主题的数控加工培训活动,有力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在人才培养方面创新采用“互联网+培训”模式,带领职工进行在线理论知识和软件知识的提升,以其培训时间短、形式多样、见效快的特点,开创了新的工匠人才培训模式,促进员工整体素质提高。


几年间,赵晶带出的徒弟个个身手不凡,在内蒙古自治区、兵器工业集团等各类大赛中屡创佳绩,涌现出一批摘金夺银的高技能人才。赵晶还作为数控技能竞赛裁判和省市、行业专家,通过系列培养模式积极为青年人搭建创新、操作、技能提升平台,相继培养出全国技术能手1人、全国青年岗位能手1人、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3人、自治区技术能手5人,还有8名高级技师和17名技师。


同时,为了提高广大职工的理论水平和实操能力,工作室已进行各类培训近400课时,参与人数累计达3000余人次,并经常利用微信群不定期转发分享行业内领先数控加工技术信息外,随时解答群里职工们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通过这样的方式工作室已为分公司培养了500多名数控机床操作人员,带出了一优秀的批骨干人才,个个身手不凡,先后完成技术革新、成果等30余项,每年为企业创造经济价值达百万元。而且在自治区、兵器工业集团等各类大赛中屡创佳绩,涌现出一批摘金夺银的高技能人才。










 
关键词: 数控车床 精密加工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版权隐私| 模架问答| 会员特权| 网站特色| 会员公约| 网站地图|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苏公网安备 320583020011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