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 正文

中国工程机械军团崛起 上半年集体出海抄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2-19  浏览次数:1342
核心提示:如果说中国轻工业的发展托起了中国的出口贸易,让“中国制造”开始占领海外的话,那么,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则从根本上代表了“中国制造”的水平与水准,代表了中国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成就。

  如果说中国轻工业的发展托起了中国的出口贸易,让“中国制造”开始占领海外的话,那么,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则从根本上代表了“中国制造”的水平与水准,代表了中国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成就。

  从2008年中联重科收购意大利混凝土机械巨头CIFA开始,到2012年三一重工收购全球混凝土第一品牌普茨迈斯特,徐工集团收购德国混凝土设备巨头施维英公司,再到近期普茨迈斯特收购欧洲第三大混凝土搅拌车以及特种搅拌设备生产商,中国工程机构军团在国际市场的整体崛起,正成为“中国制造”走向世界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军团”式崛起

  “现在典型的中国出口商不再是广东的制鞋厂,而是某类设备或机械制造商。” 设在北京的龙洲经讯咨询公司研究主管安德鲁?巴特森表示。

  2011年7月1日,英国《金融时报》出炉的最新全球500强(FT Global 500)则对此作出了更为直接而透彻的表达,在这个总市值达26.2万亿美元的榜单上,三一重工以215.84亿美元的市值首次入围,位列431位,同时也将中国机械企业首次推上了这一榜单。

  对此,行业观察家表示“三一重工首次入围,印证了工业工程行业的世界发展格局与发展趋势,预示着中国机械行业的日益崛起。在三一重工的带领下,未来会有更多的中国机械企业进入世界500强。”

  三一重工上市8年来,从单纯的混凝土机械领军企业转变为全面综合的工程机械生产商,其销售收入和利润均以50%以上的年增长率向前推进:销售收入从上市前2000年的3.9亿元跃升至2011年的507.76亿元。

  今年7月,《国际建设》杂志公布了备受业界关注的最新年度YellowTable排行榜――“世界最大50家工程机械制造商的排行榜”,中国的三一重工和中联重科双跻身了世界前十。调查还显示过去10年里,中国工程机械企业的销售额在全球50强中的比例增加了至少10倍,从8.41亿美元升至306亿美元。

  三一重工总裁向文波就告诉记者,“尽管三一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才起步,但其表现出的发展速度和成长性已让世界都感到震惊,卡特彼勒、小松都已经把三一列为未来十年最强劲的对手。”

  竞争优势奠定海外并购基础

  追溯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史,在1990年代中期以前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以普茨迈斯特和另一个德国品牌施维茵为代表的进口产品占据了中国混凝土机械市场的绝对话语权。而20年后,这个格局彻底被颠覆。

  从2008年到2011年,中国工程与起重机械连续第四年出现贸易顺差。而工程与起重机械进出口贸易2004年之前都是逆差,2005年开始实现贸易顺差,而且贸易顺差率逐年提高。

  2005年工程机械累计进出口总额达到60.04亿美元,其中进口工程机械30.64亿美元,出口工程机械29.40亿,当年5个月实现了贸易顺差,全年贸易逆差缩小到仅有1亿美元,由此被视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具有开创式的一年。

  仅仅6年之后,根据海关总署的统计数据,2011年我国工程机械进出口贸易额已飙升为249.55亿美元,其中进口金额90.45亿美元,出口金额159.09亿美元,贸易顺差68.64亿美元。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版权隐私| 模架问答| 会员特权| 网站特色| 会员公约| 网站地图|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苏公网安备 320583020011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