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 正文

工程机械企业破解2012“珍珑棋局”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2-19  浏览次数:985
核心提示:2012年对于中国工程机械企业来说,是一个颇具挑战的棋局。多事之秋,似曾相识?全球经济形势严峻、高通胀、股市受重创、制造业下滑加深经济忧虑、企业利润下降……错综复杂的“珍珑棋局”更似一场“生死棋局”摆在工程机械企业的面前。

  2012年对于中国工程机械企业来说,是一个颇具挑战的棋局。多事之秋,似曾相识?全球经济形势严峻、高通胀、股市受重创、制造业下滑加深经济忧虑、企业利润下降……错综复杂的“珍珑棋局”更似一场“生死棋局”摆在工程机械企业的面前。在如此形势之下,众多企业纷纷选择了苦练内功以求自保,但是行业低迷时期,往往是龙头企业抢先布局、谋划未来的绝佳时点。徐工、中联、三一等企业各出奇招,为低迷的市场带来了一个又一个的亮点与奇迹。(注:珍珑棋局,由逍遥派掌门无崖子所创立,几十年来无人能破。无崖子想借珍珑棋局收一个天资聪颖、英俊潇洒的弟子,以便将毕生功力传给他。看似山穷水尽的黑棋竟然可以通杀棋盘上的所有白棋。)

  中联重科:变革创新不是逼上梁山  而是未雨绸缪

  坊间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很好的总结了中联重科的20年——“50万 50亿 850亿” ,背后是变革的力量。20年前,它的资产50万元,还是借的;7年前,它的销售收入达50亿元;在全球经济背景不景气的大环境下,2011年的销售收入突破850亿元。 “2015年达成2000亿元产值、力争10年内进入工程机械行业全球三强的战略目标不会改变。”中联重科董事长詹纯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坚定地表示。何以让这个刚满20岁的企业有如此巨大的张力、野心与霸气?以儒雅著称的詹纯新用未雨绸缪的战略眼光从创立中联重科便潜移默化地进行着一系列的变革创新。骨子里流淌的学院派基因的中联重科,用稳扎稳打的创新变革破解了生死棋局,在行业低迷时期依然有着不断推陈出新的产品、节节高升的傲人销售数据……

  2012年,中联重科继续着自己的奇迹:随着中联-CIFA二代复合技术新品的问世,在混凝土泵车领域,中联重科开始了风生水起地拓展市场。而依靠着过硬的产品质量以及业界公认的无与伦比的碳纤维臂架技术,中联重科的混凝土机械也成功进入日本市场。除此之外,东南亚、非洲等地出口形势也表现良好,中联重科副总裁、混凝土机械国际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陈培亮对21-sun记者表示,中联的混凝土机械2012年上半年与去年同期比较,出口有80%左右的增长。

  除了技术相对完善的混凝土机械领域,中联重科将开发土方机械作为重中之重。面对行业拐点的到来,詹纯新在不同场合宣称,“土方机械是工程机械皇冠上的明珠,卡特彼勒、小松等全球工程机械龙头,主营业务土方机械贡献巨大,这块市场足够大,中联重科大力发展土方机械势在必行。”出售环卫机械,集中资源发力也曾让中联重科站在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可是中联人自有自己的打算。如今中联在起重机领域再获殊荣,国际标准化组织起重机技术委员会(ISO/TC96)秘书处正式落户中联重科,这不仅仅是中联重科的荣耀,更是长沙这座名副其实的“工程机械之都”的骄傲。詹纯新表示,变革创新,是中联一直以来不懈地追求,未来,中联重科也将以更加热忱积极的态度不断创新技术产品,优化产品品质,加强硬实力,更增强了实力。相信,未来,中联重科将在技术、市场、管理的整合中不断优化升级,内源式发展与外延式发展同时放射出巨大的潜力,越走越稳,越飞越高,为中国工程机械产品享誉世界写就更加辉煌的篇章!

  徐工:变低谷为机遇  续写国企变革创新传奇

  面对严峻的市场环境,2012年年初,徐工集团董事长王民便指出要实现“三个坚定不移”:一是坚定不移地大幅度跨越今年营业收入1000亿元和永保行业第一位置的战略目标;二是坚定不移地冲击2015年营业收入3000亿元和成为全球行业前3强的产业抱负;三是坚定不移地推进变革、推动布局调整、推行技术创新和国际化战略,成就全球著名的、极具国际竞争力、国人为之骄傲的世界顶级企业。如今,时间过半,徐工的表现亦可圈可点。收购施维英为徐工混凝土机械注入了新的活力;全球规模最大、工艺技术最先进、精益制造能力最强的徐工全地面起重机、装载机智能化、混凝土泵送机械、混凝土搅拌机械四大基地的同时竣工投产为徐工开创了一个“世界级”的新天地。持续不断地优化布局、开拓创新,集聚并提升了徐工应对新挑战、跨上新台阶的核心能力,让徐工将行业低谷变成了实实在在的飞跃机遇。

  2012年,徐工并没有一味的沉浸在行业低迷的氛围中,而是依靠自身的优势,走出了一条有徐工特色的逆势发展之路。2012年4月,徐工联手集“挖掘机之都”、“挖掘机之乡”、“挖掘机之城”于一身的广丰县政府,将挖掘机营销做的红红火火;2012年6月,全球规模最大、工艺技术最先进、精益制造能力最强的徐工全地面起重机、装载机智能化、混凝土泵送机械、混凝土搅拌机械四大基地在徐州同时竣工全面投产,徐工,再次让中国工程机械震撼鼓舞,让世界为之侧目。

  王民董事长表示:面向“十二五”,四大基地有两个关键词:一是改变;二是前进。在三大产品领域,徐工要向着改变全球装载机、成套混凝土机械产业格局的全新目标和全球起重机械的第一品牌全速前进。总体战略支撑上,徐工要加快改变和变革,以四大基地的投产运营为契机,全面改变我们的理念、思维、作风和状态,全力变革我们的激励机制和运营、管控与商业模式,全速推进新调整、新优化、新转型和新升级,全线突破徐工的规模、内力、产品、市场和板块,向着今年营业收入1000亿、2015年营业收入3000亿的战略目标高阶前进。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版权隐私| 模架问答| 会员特权| 网站特色| 会员公约| 网站地图|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苏公网安备 320583020011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