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王进平是一个有野心的人。当然,他的野心在于要将模架这个冷门行业搬到台前,同时做资源整合者,让模架行业的成千上万个中小企业拧成一股绳,抱团发展,从而推进这个行业向更高质量发展。
从2007年进入模架行业开始,这位北京大学毕业的70后湖南人,就已经在思考行业的前景问题。他也一直坚信,尽管模架作为模具的细分行业,是一个冷门的细分行业,但未来将有着极大的发展和上升空间。
果不其然,2020年随着新冠疫情的全球肆虐以及中美贸易摩擦不断,中国制造面临着诸多“卡脖子”的技术难题。模具被称为工业之母,而模架则是模具之母,可谓中国制造业的“芯片”,在这种背景下,模架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但模架行业的企业特点是中小企业居多,天花板可见,单个企业很难承担起这样的时代重任。而王进平早在几年前就看到了这样的行业发展瓶颈,开始了其资源整合的梦想之路。2012年4月,肩负着整合行业资源重任的中国模架网诞生。
这个网站的目的是为了向全国、全世界宣传模架行业及企业,实现网上统一竞标接单,让客商与模架企业通过网络零距离接触,脱离传统的营销模式,减少无谓的业务交际浪费。这个平台很快让王进平聚集了成百上千的模架企业。
不过,线上的集聚还不足以完成行业资源的整合,王进平开始将这一形式转移到了线下,希望通过兴建模架产业园区,将模架企业纳入到统一的园区里,完成产业集聚,建立起模架行业的完整产业链生态圈,进而推动入园企业的发展。
彼时,长三角的模架行业根据地主要在苏州的昆山。在苏州,大部分模架企业都是租赁厂房生产经营,离开苏州,本就属于传统行业的企业想要选中一块好地儿发展太难了。王进平决定寻找模架行业的新“革命根据地”。
于是,2017年,王进平带着四十多位模架企业家们在长三角地区的15个城市考察选址,宜兴成了他们的最后一站。据王进平回忆,当天的考察很突然,他带着这些企业家从金坛转站宜兴。宜兴徐舍镇除了做好常规接待外,还罗列了一张各项政策的清单。
“没想到是市主要领导接待,地方政府对项目的重视和发展的投入,一下提高了我们对宜兴的印象分。”王进平坦言。很快,宜兴市政府诚意满满,拿出了500亩土地指标保障产业园建设。这一消息传到模架协会后,企业主们异常高兴,很快便签了协议。
然而,协议签完之后的谈判却进入了僵持阶段,期间几次差点“熄火”。
与单个企业投资项目不同的是,这次要和93家企业谈,一套方案想让大家都同意实在是难。这是一次万人大迁徙,要将这些模架企业及员工从昆山整体转移,有着太多的顾虑。“到宜兴后员工住房、子女就业如何解决”“当地技术职工能否满足企业需求”等等。
除去这些,企业最纠结的还是自身利益问题。“我是如履薄冰,一路像是在走钢丝。”作为项目投资方的牵头人,王进平2018年就选择在宜兴长期驻扎,为的就是让宜兴方和企业方放心。在此期间,他承担着统一100多家企业意见的重任,最担心企业半途而废。
在40余次的沟通中,双方终于达成了一致。
然而,困难远不止于此。2019年6月,园区正式开建,质疑声很多。许多金融机构都望而却步,初期资金必须由投资方自己承担。可让人没想到的是,首笔付款就出现了问题。许多企业主采取观望态度,“你不出我也不出”,大家一度僵持。
产业园一期项目投资50亿元,计划进驻企业105家,其中70多家模架企业,其余为涉及钢材、模具产品等产业链企业。二期项目工程总投资30亿元,目前也已启动建设,54家企业已签约入驻。待三期项目全部建成投用后,产业园入驻企业总计将达300家。
正是因为经历了这当中的种种难题,王进平在首届“中国模架产业(宜兴)高峰论坛”上演讲时略显激动,对于外界的一些质疑也很敏感。作为深耕模架行业十几年的“老兵”来说,他比别人更看重这个行业的声誉,更了解这个行业的困难与未来。
事实上,这个以“夯实工业基础 建设制造强国”为主题的高规格峰会也是王进平模架行业资源整合的一步棋。作为模架行业首个高层级的全国性高峰论坛,它既是王进平这几年资源整合的一个成果展示,也是模架行业走向未来不可或缺的重大仪式。
更敏锐的是,王进平发现了模架行业的另一个关键性问题,这个行业一直缺少行业标准。于是,在此次峰会上,国内首份模架行业标准白皮书《中国模架行业技术标准》隆重发布。行业标准的统一,无疑将引领整个模架行业快速、健康地向现代化、智能化、标准化的方向稳步发展。
10月18日,在中国模架行业第一个智能化制造基地——宜兴模架科技产业园所在地江苏宜兴市,——首届“中国模架产业(宜兴)高峰论坛”隆重召开。高峰论坛上,中国模架网企业联盟协会会长、模架科技产业园(宜兴)有限公司、天路集团董事长、帅钢模架(宜兴)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进平以“助推中国产业发展,聚焦企业共创、共生、共享、共赢”为主题发表主题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