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时候堆雪人,只要肯下功夫,半天的时间,就可以在院子里堆出一个惟妙惟肖的老虎。但是过两天,往往很多细节就开始走形了,这时候就要修补。慢慢日子久了,需要修补的细节越来越多,人懒散了,于是老虎就垮了。
所以我想,精致珍贵的的东西,可能都需要很完善的措施来保护,才能够稳定存在。就好比,珍贵的珠宝,必须用结实的保险箱锁好,然后再用铁链锁好,才能保护好一样。
就我们本行业的涡轮机来说,虽说现在国内也自产了50年了,该犯的错,也犯了,该积累的经验,也积累了。但是始终在品质,和可靠性上,还是离德国产品有很大差距,这是为什么呢?
我曾经见过德国人在100年前造的汽轮机,跟咱们当年开始国产的蒸汽轮机差不多, 可是为什么100年过去了,他们的产品技术品质上升级那么多,而我们也造了六十余年了,很多企业的产品却还是和之前的品质差不多呢?
跟当时相比,他们积累了一代代的文档和经验,并在此基础上,细分出无数的专业,领域,公式,工具。而我们现在这些东西,和当年仍然差不多,也许设备更新了好几代,人员资历多了好些年,但是这个体系,制度,思路,尤其是方法,还是当年那样。
缺乏积累,准确得说,缺乏积累的方法。工程科学,本质上是一个积累的科学,要谈积累,首先就是如何积累。好比内功好,练什么武功都快,因为你掌握了方法,方法是无形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是就是这些无形的东西决定了最后的工程产品的好坏。这些积累的方法,包括知识的细分,管理工具,各种流程,数据库,文档的累积和迭代,等等。好的质量是怎么来的?不是做出来的,这是个表象,好的质量也不是检验出来的,这是个错觉,好的质量,是要求出来的。每一步要达到什么样的标准?怎么要求?为什么要这么要求?怎么样去验证这些要求?一旦没有达到要求,其中的弹性限制在哪里?如果咱们可以回答清楚这些问题,以后就不用再羡慕德国制造质量好了。
尤其是我们要抛开一个观点:我们便宜,性价比高!有个很残忍的现实:事实上性价比高的东西大部分都是低端的产品。或者换一个说法,你只有达到了和别人同样的质量,同样级别的技术,然后再谈性价比,才有意义,否则自己把自己带沟里了。多说一句,我们真的便宜吗?
坦白讲,以本行业的产品来说,如果都以同样的标准,要求来做,很多国产的成本会比欧洲,尤其是东欧要高。长远来看,这里面我们是存在很大的潜在风险的,未强先贵。如果不抓住市场还在的这个窗口期真正做出高品质产品,未来是很有风险的。不要依赖个别人的智慧,而要依靠系统和团队的力量。
举个不完全恰当的例子,在每个国企,无一例外,我都看到一个职位称为总工程师,一切技术难题主要是总工程师根据自己的经验给个判断,然而在外企却很少看到称为“总工程师“的职位,即使是技术上的负责人,或者技术专家,角色的定位也是不一样的。我常常觉得这是个耐人寻味的问题,如果做的东西简单,是可以由有经验的人来决定的,但是当代的高端工业产品,很多都是一个系统工程,那么过去那种依赖人的经验的做法,就不能够再继续了,人没有这么多精力了解那么多细节,也不可能在各个领域都是专家,这不现实。那么就要依靠系统的力量,人都会犯错,都会有不稳定,那么,要想稳定做出复杂的产品,就必须有制度和文件,去规定人的操作规程,操作步骤,缩小人的自主空间,因为这是一个系统工程。还得依靠团队的力量,怎么样去把大家的智慧用起来,这就要有一个合适的,不官僚的,不政治的,能够发挥每个人主观能动性的组织架构设置,不依赖个别人的智慧,而发挥每个人的积极性。
由实入虚,跟国外相比,我们的研发人员其实不少,但是为什么输出不够他们有效呢?当然,有起点不同的原因,但是还有一点不要忽略,这个东西,要由实入虚,理论研发,要以实际运营为基础,进行一种良性的互动和相互支持。运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利益支持研发,研发以输出回报投资,证明价值,并获得更多资源。
如果只是闭门造车,这看起来是研发,其实是离产品较远,搞得有的不可谓不高大上,但是却没有产生什么价值。有个小故事,有个人花费了千金的家财去学屠龙的技术,花了三年,总算学成了这门巧妙的技术,但是最终却没有地方去实践,因为世界上根本没有龙,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曾经回答过一个问题,说的都是产品层面的看法,好比描述珍宝是怎么样的。今天所答,更多是产品外围的一些因素,好比保护珍宝的保险箱和铁链。今天我们的制造业升级的问题,是我们买了很多产品,很多技术,很多生产线,可是总是不能保证在国内环境里稳定生产出高品质的产品。这就好比,撬开了很多铁链和保险箱,希望得到珍宝,却少有人意识到:要带着铁链,直接把保险箱拎回家,才能真正拥有珍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