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科院中国经济技术研究咨询有限公司日前推出了中国能源企业“绿色指数”。这一指数的出台,为当前绿色GDP实践难题的破解提供了突破口。“绿色GDP”是指在通常的GDP指标中,扣除产品折旧、自然资源损耗价值及环境降级成本之后形成的真实的国民财富。它是将资源消耗、环境损失和环境效益纳入经济发展水平评价体系、建立和维护人与自然相对平衡关系的一项有益探索。然而自绿色GDP核算体系研究工作开展以来,迟迟未能得以落实。中国能源“绿色指数”的出台,突破了以往绿色GDP操作中的技术障碍,为资源环境定价领域提供了一套评价参考,一定程度上引导了人类社会发展观念的转变。 从目前的情况看,绿色GDP统计面临的技术挑战主要来自技术方面,即资源环境核算体系不够完备。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污染损失难量化。第二,统计指标不规范。这给污染的治理成本核算带来困难。对资源环境的核算,许多国家早已有之。而我国一直缺乏自己的资源环境核算体系。中国能源企业“绿色指数”可谓应运而生。这一指数本着科学性、系统性、针对性和操作性的原则,在对能源各主要行业进行跟踪分析的基础上,甄选了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循环利用、经济效益以及社会责任等5个一级指标,以及几十项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的二级核心指标,采取层次分析法、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和功效系数法对能源行业进行评价,旨在衡量能源行业环保工作的开展和落实情况。
能源领域是环保事业的重头戏。中国能源企业“绿色指数”的提出,是对能源环保评价领域的有益探索,它对于践行绿色GDP核算体系具有里程碑意义。一方面,它将环境保护的各项指标细化、量化,变为可测量、可观察的“物化存在”,为能源行业乃至整个社会的资源环境核算,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参考指标和评价依据。这样,绿色GDP才有可能在具体工作中得到贯彻和落实。另一方面,它在一定程度上引导人们思想观念尤其是政府部门政绩观的转变。核算只是手段,推动实现良性绿色GDP才是最终目的。“绿色指数”推出的一系列指标,具有一定导向性作用,有利于转变政府长久以来唯GDP至上的观念。只有引导政府部门将环保事业与节约理念纳入政绩观,倡导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绿色GDP才能得到政策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