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技术前沿 » 正文

“中国制造”赖以维系的成本优势是否正在消失?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2-19  浏览次数:916
核心提示:中国劳动力成本将在4年内赶上美国、5年内追平欧元区、7年内与日本持平,鉴于生产成本的强劲增长,中国很快将不再是一个具有竞争力的生产地。劳动力成本逐步上升,中国制造“赖以维系的成本优势是否正在消失?

  “中国劳动力成本将在4年内赶上美国、5年内追平欧元区、7年内与日本持平,”鉴于生产成本的强劲增长,中国很快将不再是一个具有竞争力的生产地。“ 日前,来法国南特人民银行的一份报告预测了中国未来的劳动力成本,这种观点也得到了波士顿咨询集团的支持,其报告称,到2015年中国的制造业成本将与美国某些地区相同。

  劳动力成本逐步上升,”中国制造“赖以维系的成本优势是否正在消失?

 


  制造成本逼近临界点

  根据IMF的上述数据图显示,相比较其他发展中国家,中国工人的工资水平已经大幅超越了他们,并且上升的趋势极快。日本贸易振兴会的统计资料也显示,与中国相比,同样条件下,越南的生产成本要比中国低15%至30%,相对于我国内地,去年越南工厂工人的平均月薪约为136美元,印度尼西亚约为129美元,而中国工人已经达到413美元,是越南和印尼的二倍以上,这对于劳动密集型企业而言的确是一个敏感的数字。

  商务部研究员金柏松的调查则发现,在东莞的纯代工制鞋企业,人工成本占80%左右,同时不断上涨的物价和新生代劳动力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都使工人们对工资标准有了更高的要求。此外,常年持续的”用工荒“也促使企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企业用人成本的压力大增。如此背景下,著名运动品牌阿迪达斯宣布关闭其在华的唯一工厂,而在此之前,另一运动品牌耐克已经率先关闭了旗下唯一拥有鞋类生产设施的江苏太仓工厂。以阿迪、耐克为代表的一系列制造品牌出于成本考虑,将其工厂搬迁到成本更为低廉的东南亚地区。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市场营销系裘理瑾博士认为,此现象与消失中的中国人口红利及合同化变革息息相关。去年15至64岁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为74.4%,这一数字是时隔9年以来的首次下降。这说明今后中国的劳动人口将不再增加。作为劳动人口中坚人群的15至59岁的劳动力人口总数从2013年起也将开始缓慢减少。这个年龄层的人口在2020年前可勉强维持在9亿人左右,之后减少速度将加快。适龄劳动人口的逐步减少加上新《劳动合同法》的推出,多项因素综合使中国制造工人的工资及各项成本都在增加,”中国制造“的成本优势逐步消失。

  从制造企业转型为服务提供商

  赖以维系的成本优势逐渐消失,制造业品牌纷纷外流,因而失去OEM(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代工生产)订单的”中国制造“工厂,不得不面临艰难的转型。

  对于制造工厂的转型之路,裘理瑾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制造业服务化。制造业服务化,是指企业将以产品为中心的制造业向服务增值延伸,不再是单一的产品提供者,而是集成服务提供商。既然国际制造品牌工厂退出中国,说明中国的制造成本已无法再降低,那就只能寻找新的附加值。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版权隐私| 模架问答| 会员特权| 网站特色| 会员公约| 网站地图|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苏公网安备 32058302001128号